[发明专利]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20663.0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衡宇;李继祥;王元忠;张霁;李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溪市六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步骤包括:A、草莓外植体的选取,B、消毒灭菌,C、抗褐化培养,D、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E、扩繁培养,F、生根培养,G、炼苗和移栽。其有益效果是,草莓苗组培程序简单,可在同一培养基中同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组培周期短、繁殖系数高,整个快速繁殖过程只需三种培养基就解决了褐化现象、愈伤组织、丛芽发生和增殖、以及生根问题;试管苗不定根诱导未添加植物激素,炼苗移栽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种苗可保持同一基因型,繁殖后代不易褐化、病毒积累很少;抑制褐化的组培方法,成本低、时间短、育出的苗品质好且成活率高,性状稳定,能满足草莓高品质种苗的工厂化生产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草莓 移栽 苗组培 方法 | ||
【主权项】:
草莓移栽苗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草莓外植体的选取: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无畸形的健壮草莓植株,取其匍匐茎带节茎段,用手术刀切割为约2~3 cm长,获得草莓外植体;B、消毒灭菌:将外植体先用自来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和灰尘,再将外植体用质量比为10%的洗衣粉溶液浸泡10 min,轻微震荡搅动后,流水冲洗30 min,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的器皿中;再用质量比为50%的维生素C溶液浸泡 3 min,用体积比为75%乙醇溶液处理10~15 s,再经质量比为0.1%的汞水溶液消毒8~10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每次不低于3 min,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充分摇动器皿;C、抗褐化培养: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20000~30000 mg的硫代硫酸钠,100~150 mg的维生素C,1.0~5.0mg的活性炭,1.0~10 mg的氯化钠,30000 mg的蔗糖和5300 mg的琼脂粉配制成培养基Ⅰ,培养基Ⅰ的PH值在5.4~5.8之间;将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入培养基Ⅰ中进行培养,间隔7 d后,将外植体转接到另一个相同的新鲜培养基Ⅰ中进行培养,外植体共转接3次完成抗褐化处理;D、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1.0~1.5 mg的6‑苄胺基嘌呤,0.1~1.0 mg的萘乙酸,0.05~0.1 mg的2,4‑二氯苯氧乙酸,30000 mg的蔗糖,5300~5500 mg的琼脂制成培养基Ⅱ,培养基Ⅱ的PH值在5.4~5.8之间;将C中得到的外植体接入到培养基Ⅱ中,在光照度为1500~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控制在22±1 ℃的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发生和增殖培养,5 d后在其节部和基部出现愈伤组织;10 d后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其表面开始出现绿色芽点;15 d后分化出不定芽丛;E、扩繁培养:将D步骤中15 d后分化出不定芽丛进行无菌分切,切成4‑6株一丛,分别转接到另一个相同的新鲜培养基Ⅱ中,进行扩繁,培养30 d后,扩繁培养出种苗;F、生根培养:在每升蒸馏水中加入1.0 mg的活性炭,10000 mg的蔗糖,5300‑5500 mg的琼脂粉配制成培养基Ⅲ,培养基Ⅲ的PH值在5.4~5.8之间;取E步骤中高3~4 cm的健壮种苗,接种于培养基Ⅲ中,放在光照度为1500~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温度控制在22±1 ℃的条件下培养,培养45 d后获得苗壮根粗的生根苗;G、炼苗和移栽:取6~8 cm高的生根苗,连培养瓶一起置于室温下炼苗3 d后,打开瓶盖,从培养基中取出幼苗,将幼苗上残留培养基清洗干净,放入浓度为0.1~0.2%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2~3 min后,移栽至消毒后的沙土基质中保温保湿培养,生长30 d后,即得移栽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市六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玉溪市六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066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