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散加工路径的拐点平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8616.4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5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文;徐金亭;徐富阳;郭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19 | 分类号: | G05B19/19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杨翠翠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离散加工路径的拐点平滑方法,属于高速高性能数控加工领域。该方法采用外切式的且控制点数为9的5次B样条曲线对离散加工路径的拐点进行平滑处理,解决了常规离散路径拐点加工时速度低、易波动的问题。首先,借助重顶点方法和凸包性质构造出由9个控制点组成的B样条曲线的特征多边形及其节点矢量的具体形式,并在逼近误差允值约束下反算出控制点;进而,基于过渡段长度约束,采用比例调节算法对控制点进行一次性修正;最后,根据求得的特征多边形和节点矢量得到最终用于拐点平滑的五次B样条曲线。本方法可使平滑后的路径达到G2连续,较之内切式方法,在相同逼近误差条件下平滑曲线在拐点处具有更大的曲率半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散 加工 路径 拐点 平滑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离散加工路径的拐点平滑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借助重顶点方法和凸包性质构造出由9个控制顶点组成的B样条曲线的特征多边形及其节点矢量的具体形式,并在逼近误差允值约束下反算出控制顶点;进而,基于过渡段长度约束,采用比例调节算法对控制顶点进行一次性修正;最后,根据求得的特征多边形和节点矢量得到最终用于拐点平滑的五次B样条曲线;采用的具体步骤为:(a)构造出由9个控制点组成的外切式B样条曲线的特征多边形及其节点矢量,并通过逼近误差允值约束来反算出控制点;其中,已知拐点Q1处两相邻线性加工直线段顶点分别为(Q0,Q1)和(Q1,Q2),拐点处的最大逼近误差允值为ε;拟构造的拐点过渡段的外切式五次B样条曲线表示为:
式1中,Pi为特征多边形的控制点,Bi5为基函数,u为五次B样条曲线的节点矢量,确定
{P0,P1,...,P8}为待求的特征多边形的9个控制点,且P4=Q1、P1=P2、P6=P7,P0、P1和P2共线并位于直线段Q0Q1上,P6、P7和P8共线并位于直线段Q1Q2上,以保证加工直线段与拐点过渡曲线在公共连接点处G2连续;控制点P3、P5位于离散点Q0、Q1、Q2所围三角形的外部,且P0和P8、P1和P6、P3和P5分别关于角∠Q0Q1Q2的平分线对称,点P3到线段Q0Q1和点P5到线段Q1Q2的距离均为最大逼近误差ε;由构造的特征多边形对称性和B样条凸包的性质知,最大逼近误差的计算公式为:ε=||P4‑C(0.5)|| (2)进而,由式1得C(0.5)的表达式:C(0.5)=0.0185P1+0.2593P3+0.4444P4+0.2593P5+0.0185P6 (3)整理式3后推出:P4‑C(0.5)=0.0185P4P1+0.2593P4P3+0.0185P4P6+0.2593P4P5 (4)将式4带入到式2中,则最大逼近误差进一步表达为:
式5中,∠Q0Q1Q2=θ,(θ≠180°),
P3P4=L;由于点P3到线段P1P4的距离为ε,且P3在P1P4的垂直平分线上,则推出下列关系:![]()
联立式5、6和7,求解出变量
和L;Q1Q0的单位向量为N1,
由此,计算出控制点P3和P1,即:P3=P4+LN1 (8)
又令P0P1=P3P4,则控制点P0由下式导出:
由式8、9和10求得修正后的控制点P0、P1、P3,同理求得控制点P5、P6、P8;(b)考虑过渡段长度约束,采用比例调节算法对控制顶点进行一次性修正;当数控加工连续拐点路径时,为保证路径的连续可调并且不发生干涉现象,即
需要对原特征多边形进行约束,比例调节算法如下:![]()
k=max(k1,k2) (13)由式11、12、13求出比例系数k;若k>1,则需对控制多边形进行等比例缩小,即
由此由式14、15、16求得修正后的控制点P′0、P′1、P′3:P′3=P4+L1N1 (14)![]()
同理,求得控制点P′5、P′6、P′8;修正之后,拐点处逼近误差ε1也相应变为:
式17表明修正之后的逼近误差ε1与最大逼近误差ε相比缩小了k倍(k>1);(c)求出用于拐点平滑的五次B样条曲线;若P3P4=L,则直接将步骤(a)中求得的9个控制点带入式1中,得到五次B样条曲线
若P′3P4=L1,则需将步骤(b)中求得的9个控制点带入式1中,得到五次B样条曲线
即得到拐点处的平滑路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86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胎面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纳米氧化锌纤维素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