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行传输形式的并联型面探测器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4592.5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8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国;赵泽平;祝宁华;张志珂;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69 | 分类号: | H04B10/6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行传输形式的并联型面探测器阵列结构,所有的探测器放置于一个大的公共地电极上,衰减并且变宽的信号光从远处传输被探测器阵列的多个探测器接收,传输的光信号变为多路电信号由金属电极输出,通过设计电信号的微带线长度以及将各路输出的电信号进行电路处理,实现各路电长度的匹配以及信号放大转换等,最终通过并行传输结构将各路电信号合并,实现数据恢复和提取。相比单个探测器结构来说,本发明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整个通信系统的探测面积,但基本不影响探测器的工作效率,能十分有效的捕捉发散且微弱的光信号,适用于长距离尤其是空间光通信传输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并行 传输 形式 并联 探测器 阵列 | ||
【主权项】:
一种并行传输形式的并联型面探测器阵列结构,其中包括:多个探测器(3)形成探测器阵列,放置于一个公共地电极(1)上,探测器(3)上具有金属电极(2),探测器(3)接收的传输的光信号变为多路电信号由金属电极(2)输出,最终通过并行传输结构(4)将各路电信号合并,实现数据恢复和提取,其中,各个探测器(3)的电长度满足信号叠加起来后的时钟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45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