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1679.7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刘卫国;张静;邓俊才;吴海军;杨峰;舒凯;杜俊波;王小春;雍太文;杨文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89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钟莹洁,房云 |
地址: | 6111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豆种子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分析得到大豆异黄酮靶向代谢图谱,继而利用得到的大豆种子中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判别具有耐逆潜力的大豆种质资源,为大豆耐逆性评价和优质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本发明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可为具有耐逆潜力的优质大豆种质资源的判定和筛选提供参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代谢 手段 判别 不同 潜力 大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检测大豆种子中多种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并筛选出对大豆的耐逆潜力影响显著的一种或多种大豆异黄酮,利用所述一种或多种对大豆的耐逆潜力影响显著的大豆异黄酮及其绝对含量对所述大豆种子的耐逆潜力进行判别,获得具有耐逆潜力的大豆种质资源;当待测大豆种子样本中的gl型异黄酮的绝对含量高于0.5mg/g时,所述待测大豆种子样本具有较好的抗田间霉变潜力并且可作为抗霉型重点育种基础材料加以利用,其中,所述gl型异黄酮包括黄豆黄素GLE、黄豆黄苷GLG、丙二酰黄豆黄苷MGL和乙酰黄豆黄苷AGL;当待测大豆种子样本中的E型异黄酮苷元的绝对含量高于90μg/g时,所述待测大豆种子样本具有较好的耐荫潜力并且可作为耐荫型重点育种基础材料加以利用,其中,所述E型异黄酮苷元包括大豆苷元DE、黄豆黄素GLE和染料木素G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16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