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LED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8910.3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5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祥;彭洋;程浩;罗小兵;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52 | 分类号: | H01L33/52;H01L33/58;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LED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封装结构包括紫外LED芯片、玻璃盖板和陶瓷基座。所述玻璃盖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粗化结构,且所述玻璃盖板外沿设有金属层一;所述陶瓷基座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紫外LED芯片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电路层,所述凹槽的槽壁的上表面设有金属层二;所述金属层二与金属层一通过感应局部加热工艺焊接在一起,使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陶瓷基座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紫外LED封装中有机材料老化和气密性问题,通过玻璃双面粗化结构,有效降低了反射光损,提高了器件出光效率;采用感应局部加热焊接技术,降低了高温对LED芯片的热影响,提高了器件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led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紫外LED封装结构,包括紫外LED芯片、玻璃盖板和陶瓷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盖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粗化结构,且所述玻璃盖板的外沿设有金属层一;所述玻璃盖板的材质为260nm紫外波段的光透过率大于80%热膨胀系数为4.5‑5.5×10‑6/℃折射率为1.4‑1.6的紫外玻璃;所述粗化结构为周期排布在玻璃盖板上、下表面的微纳米复合结构,该微纳米复合结构由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复合而成,其采用如下步骤制备:将玻璃盖板进行去油、去污清洗以及干燥处理;对玻璃盖板进行光刻、显影,并进行干法或湿法刻蚀,以形成直径和间隔均为1‑10μm、形状为半球状的微米结构;在微米结构的表面沉积一层厚度为5‑10nm的金膜;对沉积有金膜的玻璃盖板进行快速热退火,退火温度为700‑800℃,退火时间为2‑10min,以形成金纳米颗粒;以金纳米颗粒作为掩膜,对玻璃盖板进行干法刻蚀,制备获得分布在微米结构的表面,形状为柱状、锥状或蛾眼状中的一种,底部直径和间距均为50‑100nm,高度为80‑150nm的纳米结构;所述金属层一采用如下步骤制备:将玻璃盖板进行去油、去污清洗以及干燥处理;在所述玻璃盖板的表面溅射一层厚度为50‑150nm的Ti或Cr作为粘结层;在所述粘结层上溅射Cu/Ag或Ni/Au作为结构层,Cu或Ni层厚度为200‑500nm,Ag或Au层厚度为60‑150nm;在玻璃盖板上进行光刻、显影,并图形电镀厚度为20‑50μm的锡基焊料层;对电镀后的玻璃盖板进行湿法腐蚀,去除多余的粘结层和结构层得到金属层一;所述陶瓷基座内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紫外LED芯片的凹槽,在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电路层,所述凹槽的槽壁的上表面设有金属层二,所述金属层二与所述金属层一通过感应局部加热工艺焊接在一起,使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陶瓷基座固定连接,确保了所述紫外LED封装结构的气密性及可靠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891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翼子板及使用其的汽车
- 下一篇:一种避免汽车车轮剐蹭行人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