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开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6603.7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0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叶飞;于兆勤;郑卓鋆;罗鸿豪;刘文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6 | 分类号: | A01K6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开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根据韧带处较为平整的特点,用切割刀具横切掉韧带,并且由于蚌壳呈圆弧状,切开后必然会出现一个类椭圆开口,并出现一个平面,方便下一步骤的对刀;第二步,此时在横切的基础上,根据横切的平面确定一定切割深度用切割刀具竖切一刀,此步骤为切断前闭壳肌;第三步,利用开蚌刀具,将开蚌刀具的对刀块插入第一步的类椭圆开口,并将相对运动的两片蚌壳撑开一定缝隙,并且将两蚌壳下压,开蚌刀具进入其内部切断后闭壳肌,将两蚌壳彻底分开。本发明解决自动化开蚌过程中对于不同大小蚌壳的开蚌问题,实现对珍珠蚌的自动开蚌取珠,改变手工开蚌取珠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现状,可广泛应用于珍珠蚌的养殖行业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开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第一步,根据韧带处较为平整的特点,确定一定深度后用切割刀具横切掉韧带,并且由于蚌壳呈圆弧状,切开后必然会出现一个类椭圆开口,并出现一个平面,方便第三步骤的对刀;第二步,此时在横切的基础上,根据横切的平面确定一定切割深度用切割刀具竖切一刀,此步骤为切断前闭壳肌,此时两片蚌壳只靠后方的后闭壳肌相接,此时的蚌壳已经能发生相对运动,但是此时分开两片蚌壳还是困难的;第三步,利用开蚌刀具,将开蚌刀具的对刀块插入第一步的类椭圆开口,并将相对运动的两片蚌壳撑开一定缝隙,并且将两蚌壳下压,开蚌刀具进入其内部切断后闭壳肌,将两蚌壳彻底分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660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