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型二硫化三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2105.5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5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健;夏雪珂;曹高劭;赵新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7 | 分类号: | H01M4/1397;H01M4/58;H01M4/62;H01M10/054;H01M4/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马士林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型二硫化三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以三维多孔泡沫镍为基体,基体上直接生长阵列型碳纳米管,阵列型碳纳米管上再直接生长Ni3S2纳米片。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阵列型二硫化三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阵列型二硫化三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不含粘结剂,由于特殊的三维多孔结构以及纳米结构Ni3S2和碳纳米管的导电和支撑作用,所述的复合电极用于钠离子电池时,显示出较高的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1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型 碳纳米管复合电极 硫化 碳纳米管 制备方法和应用 直接生长 制备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三维多孔结构 钠离子电池 循环稳定性 复合电极 纳米结构 三维多孔 支撑作用 纳米片 泡沫镍 粘结剂 导电 能耗 | ||
【主权项】:
1.一种阵列型二硫化三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六水合硝酸锌、六亚甲基四胺溶于去离子水,再加入氨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Ⅰ;所述六亚甲基四胺和六水合硝酸锌的摩尔比为0.5~2.0;所述氨水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0.05~0.1;所述混合溶液Ⅰ中Zn2+浓度为0.01~0.05mol/L;2)将泡沫镍浸入混合溶液Ⅰ中,经70~110℃水热反应10~40h,再经后处理得到表面载有氧化锌纳米棒的泡沫镍,记为Ni/ZnO;3)将步骤2)得到的Ni/ZnO浸入浓度为0.04~0.08mol/L的葡萄糖溶液中,取出后进行热处理,然后再浸入浓度为1~3mol/L的NaOH水溶液中,经后处理得到载有碳纳米管的泡沫镍,记为Ni/CNT;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时间为2~4h;所述Ni/ZnO在葡萄糖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10~20h,在NaOH水溶液中的浸泡时间为24~72h;4)将硫脲、无水硫酸钠溶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Ⅱ,所述混合溶液Ⅱ中SO42–浓度为0.01~0.05mol/L;所述硫脲和无水硫酸钠的摩尔比为0.2~1.0;5)将Ni/CNT浸入混合溶液Ⅱ中,经100~150℃水热反应1~5h后,再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阵列型二硫化三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记为Ni/CNT/Ni3S2;所述阵列型二硫化三镍‑碳纳米管复合电极,以三维多孔泡沫镍为基体,基体上直接生长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阵列上再直接生长二硫化三镍纳米片;所述二硫化三镍纳米片呈圆片状,圆片的直径为200~500nm,厚度为5~20nm;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的长度为2~4μm,直径为200~600nm,厚度为5~2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210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中空玻璃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旋转式化工桶喷淋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