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墙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1206.2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隗志远;舒辞;胡顺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34 | 分类号: | E04G11/34;E04G17/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2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墙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法,其用于施工的整体移动模架是由一对单侧整体移动模架在待浇筑直墙混凝土墙体的两侧对称设置,其特征是设置单侧整体移动模架包括有行走系统、支撑调节系统和模板系统,单侧整体移动模架利用支撑调节系统整体立模,利用行走系统整体移动。本发明利用整体移动模架进行直墙混凝土的浇筑,能实现快速立模,可大大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浇筑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直墙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设置直墙混凝土浇筑整体移动模架,是由一对单侧整体移动模架在待浇筑直墙混凝土墙体的两侧对称设置,并由对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单侧整体移动模架具有:行走系统,是以一对平行设置的纵向行走钢轨(1)为底部支撑,在所述纵向行走钢轨(1)上配合设置行走轮(2),所述行走轮(2)可以在纵向行走钢轨(1)上纵向移动,下支撑构件(3)是由所述行走轮(2)支撑,并利用行走轮(2)在纵向行走钢轨(1)上纵向移动;支撑调节系统,是在所述下支撑构件(3)上固定设置支撑平台(4),在所述支撑平台(4)的内侧呈直立设置外背楞(5);所述外背楞(5)的底端设置为移动轮(6),对应位置的支撑平台(4)上设置有横向水平轮槽(7),所述移动轮(6)配合设置在所述横向水平轮槽(7)中,并可在横向水平轮槽(7)中移动;在所述横向水平轮槽(7)的上方设置有横向可调丝杆(8),所述横向可调丝杆(8)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外背楞(5)的底部,另一端通过支架设置在支撑平台(4)上;在所述支撑平台(4)的外侧设置可调斜支腿(9),所述可调斜支腿(9)的顶部支撑在外背楞(5)的上部,利用所述可调斜支腿(9)形成对所述外背楞(5)的三角支撑;在沿纵向间隔设置的各道外背楞(5)之间以纵连槽钢(10)相连接;模板系统,由沿纵向间隔设置的各道内背楞(11)将各块模板(12)连接为整体模板,在所述内背楞(11)与外背楞(5)之间以呈纵向的双向槽钢(13)相连接;所述直墙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首先在待浇筑直墙混凝土墙体所在位置处浇筑基层墙体作为导向墙(15),在所述导向墙(15)的两侧分别设置方木做为垫木(16),在所述垫木(16)的外侧平行设置所述整体移动模架中的一对纵向行走钢轨(1),并使所述整体移动模架处在所述待浇筑直墙混凝土墙体的第一浇筑段位置处;步骤2:拉升可调斜支腿(9)使模板(12)呈直立,调节横向可调丝杆(8)使得模板(12)就位,在对称设置的一对整体移动模架之间,通过纵连槽钢(10)使两侧模板(12)利用对拉杆(17)固定设置,完成立模并进行第一浇筑段的直墙混凝土墙体的浇筑;步骤3:在所述第一浇筑段的直墙混凝土墙体完成初凝时,卸除对拉杆(17),调节横向调整丝杆,使得模板(12)后退并离开已浇筑的直墙混凝土墙体;收缩可调斜支腿(9),带动模板(12)系统绕移动轮(6)转动,使模板(12)呈向外倾斜进一步离开已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墙体,整体移动模架即呈可移动状态;步骤4:沿所述纵向行走钢轨将所述整体移动模架移动至直墙混凝土墙体的下一浇筑段位置处;步骤5:重复步骤2至步骤4,直到完成直墙混凝土墙体(18)的浇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120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