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症状结构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1579.3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2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红;徐洋;张德政;刘宏岚;罗熊;栗辉;石川;曹天伟;万义飞;孙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症状结构化方法,能够降低人工的工作量及工作时间。所述方法包括:构建修饰词表、停用词表、舌诊和脉诊的症状要素表、人体部位表、标准症状词表及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若获取的中医症状数据为舌诊和脉诊的症状数据,则依据已构建的修饰词表、停用词表及症状要素表对所述舌诊和脉诊症状数据进行拆分和提取,得到舌诊和脉诊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若获取的中医症状数据为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则依据已构建的修饰词表、停用词表、人体部位表、标准症状词表及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结合症状词相似度算法对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进行拆分、匹配及组合,得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本发明适用于中医症状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症状 结构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中医症状结构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修饰词表、停用词表、舌诊和脉诊的症状要素表、人体部位表、标准症状词表及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获取中医症状数据;若获取的中医症状数据为舌诊和脉诊的症状数据,则依据已构建的修饰词表、停用词表及舌诊和脉诊的症状要素表对所述舌诊和脉诊症状数据进行拆分和提取,得到所述舌诊和脉诊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若获取的中医症状数据为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则依据已构建的修饰词表、停用词表、人体部位表、标准症状词表及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结合症状词相似度算法对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进行拆分、匹配及组合,得到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其中,所述舌诊和脉诊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包括:症状要素编码及修饰词编码;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包括:标准症状词编码及修饰词编码;其中,所述修饰词表包括:修饰词及各修饰词对应的修饰词编码;所述舌诊和脉诊的症状要素表包括:症状要素及各症状要素对应的症状要素编码;所述若获取的中医症状数据为舌诊和脉诊的症状数据,则依据已构建的修饰词表、停用词表及舌诊和脉诊的症状要素表对所述舌诊和脉诊症状数据进行拆分和提取,得到所述舌诊和脉诊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包括:若获取的中医症状数据为舌诊和脉诊的症状数据,则删除所述舌诊和脉诊的症状数据中包含在所述停用词表中的停用词;查询已删除所述停用词后的舌诊和脉诊的症状数据中是否包含有所述修饰词表中的修饰词;若包含有所述修饰词表中的修饰词,则获取所述修饰词对应的修饰词编码,并去除已删除所述停用词后的舌诊和脉诊的症状数据中的修饰词;依据已构建的舌诊和脉诊的症状要素表提取已去除所述停用词及修饰词后的舌诊和脉诊的症状数据中的症状要素或复合的症状要素,并获取所述症状要素对应的症状要素编码或复合的症状要素对应的症状要素编码组合;其中,所述若获取的中医症状数据为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则依据已构建的修饰词表、停用词表、人体部位表、标准症状词表及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结合症状词相似度算法对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进行拆分、匹配及组合,得到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包括:按照预定的拆分方法对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进行拆分,得到至少一个症状词;依次判断各症状词是否与所述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中的某一同义词完全匹配;若一症状词与所述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中的某一同义词完全匹配,则用所述同义词对应的标准症状词的编码表示所述症状词;其中,所述若获取的中医症状数据为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则依据已构建的修饰词表、停用词表、人体部位表、标准症状词表及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结合症状词相似度算法对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进行拆分、匹配及组合,得到所述普通部位的症状数据的结构化结果,还包括:若一症状词与所述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中的任一同义词不完全匹配,则删除所述症状词中包含在所述停用词表中的停用词,并依据已构建的所述修饰词表提取已删除所述停用词后的症状词中的修饰词,并获取所述修饰词对应的修饰词编码;判断已删除所述停用词及已提取所述修饰词后剩下的所述症状词是否与所述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中的某一同义词完全匹配;若所述症状词与所述标准症状词的同义词表中的某一同义词完全匹配,则用所述同义词对应的标准症状词的编码表示所述症状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2157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测试的D-SUB电源混装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螺纹式节能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