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天波传播特性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18909.3 申请日: 2016-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5891895B 公开(公告)日: 2017-03-01
发明(设计)人: 底青云;王妙月;陆建勋;薛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V3/12 分类号: G01V3/12
代理公司: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74 代理人: 丁清鹏
地址: 100029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暂无信息 说明书: 暂无信息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天波传播特性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天波传播路径确定模块,天波传播模型建立模块,和天波传播响应模块;所述天波传播特性包括天波的全空间传播特性、慢衰减传播特性、远距离传播特性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特性通过电场分量响应、磁场分量响应来表征。该系统和方法可准确刻划天波的全空间、慢衰减、远距离传播特性,为超远距离电磁信号的接收与探测奠定了基础。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确定 天波 传播 特性 系统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确定天波传播特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天波传播路径确定模块、天波传播模型建立模块和天波传播响应模块;该方法利用一种确定天波传播特性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天波传播路径确定模块,天波传播模型建立模块,和天波传播响应模块;所述天波传播特性包括天波的全空间传播特性、慢衰减传播特性、远距离传播特性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特性通过电场分量响应、磁场分量响应来表征,其中在天波传播路径确定模块中由发射源发射电磁波,所述电磁波向大气层传播;其中按照如下来确定天波传播路径:(1)电磁波从发射源向大气层传播;(2)当电磁波在大气层的传播距离超过一定的范围后,就进入了波导区;(3)在波导区,地面和电离层界面具有良好的反射特性,两者构成一个球形空腔,电磁波在地面和电离层空腔之间来回多次反射,被两个反射壁引导着向前传播;(4)电磁波从电离层空腔返回到大气层,并在大气层中向地面传播;(5)电磁波从地面向地下传播;(6)电磁波经过地下矿体后,携带地下矿体信息并传到地面;(7)通过接收仪器接收携带矿体信息的电磁波;依据天波传播路径确定模块中所确定的天波传播路径,进行天波传播模型的建立,在该模型的建立中:电离层设为第‑1层,空气层设为0层,水平电偶源放置在空气层中,距离地表高度设为h0;坐标系的原点设置在水平电偶源的中心点正下方的地表,空间(x,y,z)域中的z向下为正,向上为负,基于此,电离层的高度为负数,同时假设电离层和地球层的最底层的厚度为无限;模型中电离层底界面的有效高度即空气层的厚度设为100km,电离层的有效电阻率设为1×104Ω·m;每一层的相对介电常数ε和相对磁导率μ均设为1;在天波传播响应模块中,通过如下确定电场分量响应和磁场分量响应:电场分量响应为:Ex=iωμPE4π∫0∞F·J0(λr)dλ+iωμk12PE4π(cosθ)2∫0∞(FF-k12λ2F)·λ2·J0(λr)dλ+iωμk12PE4π1r(1-2(cosθ)2)∫0∞(FF-k12λ2F)·λ·J1(λr)dλ---(1)]]>F为积分核函数,FF为比值积分变量;磁场分量响应为:Ey=PE4π∫0∞-u1R1(0)F·J0(λr)dλ+PE4π1r(1-2(cosθ)2)∫0∞(-R1*(0)u1FF+u1R1(0)1λ2F)×λ·J1(λr)dλ+PE4π(cosθ)2∫0∞(-R1*(0)u1FF+u1R1(0)1λ2F)×λ2·J0(λr)dλ---(2)]]>式中:μ为磁导率;ω为圆频率;i表示纯虚数;λ是空间频率;kp是第p层波的波数;p=‑1,0,1,...,n‑1,为各层层序;θ是收发距与x轴的夹角;PE=Idl,I为发射电流,dl为偶极长度;r为收发距,即观测点距偶极子中心的距离;J1(λr)、J0(λr)分别是以λr为变量的一阶、零阶贝塞尔函数;R1和为联系各层物性的两个函数,它们和各个电性层的电导率、层厚有关;u1为p=1时的情形,即第一层介质的磁导率;F为积分核函数,FF为比值积分变量;其中所述F和FF按如下进行计算:F=λu0e-u0h0+e0+(λe-u0h0u0+e0)(-u1R1(0))+λe-u0h0-u0e0u0Coc-CodCoc+Cod+u1R1(0)]]>FF=e-u0h0λ(1+Coc-CodCoc+Cod)+e0(1-Coc*-Cod*Coc*+Cod*)Coc*+Cod*Coc*-Cod*R1*(0)u1+k02u0k12Coc*+Cod*Coc*-Cod*]]>Coc=12(1+u-1u0)e(u-1-u0)z-1]]>Coc*=12(1+u-1u0k02k-12)e(u-1-u0)z-1]]>Cod=12(1-u-1u0)e(u-1+u0)x-1]]>Cod*=12(1-u-1u0k02k-12)e(u-1+u0)z-1]]>e0=-λu0eu0h0]]>R1(0)=cth[u1h1+arcthu1u2cth(u2h2+...+arcthuN-1uN)]]]>R1*(0)=cth[u1h1+arcthu1ρ1u2ρ2cth(u2h2+...+arcthuN-1ρN-1uNρN)]]]>其中μ0为真空磁导率,λ是空间频率,kp是第p层波的波数,p=‑1,0,1,...,n‑1,即,为各层层序;zp为第p层界面的深度,hp=zp‑zp‑1,为第p层的厚度,ρp为第p层电阻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1890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