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结构的充电宝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3014.0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健文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A63B23/02;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结构的充电宝,包括两个相同的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外壳和内置于外壳中的锂电池、和控制电路,所述外壳由空心钢管弯折而成,空心钢管外包覆有触地软胶,外壳包括两个180°弯头、与该两个180°弯头可拆式连接的三根直管和布置在180°弯头和直管中的布线通道,180°弯头具有空心弯腔,直管具有空心直腔,三根直管的轴线不处于同一平面上,触地软胶上套装有握手海绵,三根直管的空心直腔内均设置有一锂电池。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充电宝,该充电宝既能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且该充电宝使用时,其独特的外形结构又可为人们提供俯卧撑运动的辅助功能和提醒功能,降低人们体育运动的成本,增加人们的体育运动次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充电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结构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的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包括外壳和内置于外壳中的锂电池(9)、和控制电路,所述外壳由空心钢管弯折而成,空心钢管外包覆有触地软胶(6),外壳包括两个180°弯头、与该两个180°弯头可拆式连接的三根直管和布置在180°弯头和直管中的布线通道,180°弯头具有空心弯腔,直管具有空心直腔,三根直管的轴线不处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三根直管依次标记为第一直管(1)(1)、第二直管(2)、第三直管(3),两个180°弯头依次标记为第一弯头(4)和第二弯头(5),第一直管(1)的一侧端部与第一弯头(4)的一侧端部连接,第一直管(1)的另一端部悬空,第一弯头(4)的另一侧端部与第二直管(2)的一侧端部连接,第二直管(2)的另一侧端部与第二弯头(5)的一侧端部连接,第二弯头(5)的另一侧端部与第三直管(3)的一侧端部连接,第三直管(3)的另一端部悬空,第一弯头(4)和第二弯头(5)的夹角为30‑150°,第二直管(2)外的触地软胶(6)上套装有握手海绵(7),三根直管的空心直腔内均设置有一锂电池(9),布线通道中埋设有用于连通锂电池(9)的电线(8),电线(8)还与控制电路连通,控制电路设置在第一弯头(4)的空心弯腔内,第一弯头设有开窗,开窗上设有与控制电路连通的充电接口和供电接口,开窗上还设有翻盖;所述新型结构的充电宝的使用方式包括辅助俯卧撑方式、常规充电宝方式和便携充电宝方式;所述辅助俯卧撑方式是,使用者将两充电结构放置在地面上,两充电结构以两触地海绵与地面接触的方式放置,使用者俯身于底面并两手各握持一充电结构的握手海绵(7)进行俯卧撑运动;所述常规充电宝方式是,使用者翻开翻盖,将USB线插入供电接口,USB线另一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即可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所述便携充电宝方式是,使用者将第二弯头从第二直管上拆下,再将第二弯头与第三直管分离,电线与第三直管内的锂电池分离,即可得到由第一直管、第一弯头和第二直管构成的小型便携充电宝,翻开翻盖,将USB线插入供电接口,USB线另一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即可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尤其适合外出、旅游等情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健文,未经刘健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1301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