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层光耗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3590.7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3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董超;孙伟;宫武鹏;谷亮;薛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S3/067 | 分类号: | H01S3/067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11026 | 代理人: | 张东雁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包层光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除器盖板(1)和滤除器底板(2),其中,滤除器盖板(1)盖在滤除器底板(2)上;有一个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纵向贯穿滤除器盖板(1)下表面,用于吸收滤除器滤出的包层光,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导出;在滤除器盖板(1)的下表面,在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两侧分别有与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垂直的导线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除了具有常规滤除器的滤除功能之外,通过滤除器盖板上的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充分吸收光和防止光返回光纤,并将吸收的包层光转换为电能由导线导出,由此产生的热能经自身散出或导入底板,避免滤除器本身温升,有效降低滤除器温度,提升其工作可靠性。该装置提高滤除效率,降低了滤除风险,保证系统可靠性以及输出光束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层 耗散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包层光耗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滤除器盖板(1)和滤除器底板(2),其中,滤除器盖板(1)盖在滤除器底板(2)上;有一个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纵向贯穿滤除器盖板(1)下表面,用于吸收滤除器滤出的包层光,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导出;在滤除器盖板(1)的下表面,在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两侧分别有与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垂直的导线槽,其中一边的导线槽是第一导线槽(11)和第二导线槽(12),另一边的导线槽是第三导线槽(13)和第四导线槽(14),在滤除器盖板(1)的下表面,在中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线(16);滤除器底板(2)上表面有与滤除器盖板(1)的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对应处有光纤槽(25),在光纤槽(25)两侧与滤除器盖板(1)上,与第一导线槽对应处有第五导线槽,与第二导线槽对应处有第六导线槽,与第三导线槽对应处有第七导线槽,与第四导线槽对应处有第八导线槽;有一个冷却水通道26纵向贯穿于滤除器底板2的下面部分;将滤除器盖板(1)安置在滤除器底板(2)上面,并将相应的导线槽对齐,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与光纤槽(25)对齐,在第一导线槽(11)与第五导线槽(21)形成的孔中放置第一温度传感及显示装置(3)的第一温度探测头(31),第一温度探测头(31)的里端边缘与黑硅纳米结构光吸收槽(15)与光纤槽(25)的边缘连在一起,第一导线(32)的一端与第一温度探测头(31)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在外部的第一显示器(33)连接;同样,第二导线槽(12)与第六导线槽(22)形成的孔中放置第二温度传感及显示装置(4)的第二温度探测头(41),第二导线(42)的一端与第二温度探测头(41)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在外部的第二显示器(43)连接;第三导线槽(13)与第五导线槽(23)形成的孔中放置第三温度传感及显示装置(5)的第三温度探测头(51),第三导线(52)的一端与第三温度探测头(51)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在外部的第三显示器(53)连接;第四导线槽(14)与第八导线槽(24)形成的孔中放置第四温度传感及显示装置(6)的第四温度探测头(61),第四导线(62)的一端与第四温度探测头(61)的外端连接,另一端与在外部的第四显示器(63)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未经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0359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高功率全光纤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放大模块及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