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物料循环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0560.0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舒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舒维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物料循环处理系统,包括无线连接的智能通讯终端和物料循环处理机构,所述物料循环处理机构包括外壳、驱动机构和物料反应机构;所述外壳包括驱动仓、加热管道和散热管道,该用于工业生产的物料循环处理系统中,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偏心轮的旋转,则带动了加热管道和散热管道内的两个滑动块的滑动,实现了加热管道和散热管道对反应器内的物料进行冷热循环处理,该结构简单,从而降低了其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工作电源电路中的第二集成电路能够通过多路n沟道场效应管进行并联使用,能够保证足够的驱动电流的输出,而且在相应的场效应管串入电阻,用来进行均流,提高了系统中电机驱动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业生产 物料 循环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物料循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连接的智能通讯终端(16)和物料循环处理机构,所述物料循环处理机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驱动机构和设置在外壳上的物料反应机构;所述外壳包括驱动仓(1)、横向设置在驱动仓(1)左侧的加热管道(8)、竖向设置在驱动仓(1)上方的散热管道(9),所述加热管道(8)和散热管道(9)均与驱动仓(1)连通,所述加热管道(8)和散热管道(9)均与物料反应机构连通;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2)、偏心轮(3)和两个驱动组件,所述偏心轮(3)上设有偏心轴(4),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驱动电机(2)的驱动轴驱动偏心轮(3)旋转,两个驱动组件均与偏心轴(4)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传动杆(5)、铰接轴(6)和滑动块(7),所述传动杆(5)的一端通过铰接轴(6)与滑动块(7)铰接,所述传动杆(5)的另一端通过偏心轴(4)与偏心轮(3)铰接,两个所述滑动块(7)分别设置在加热管道(8)和散热管道(9)内;所述物料循环处理机构包括循环管道(12)和物料处理组件,所述循环管道(12)的一端与加热管道(8)的远离驱动仓(1)的一端连接,所述循环管道(12)的另一端与散热管道(9)的远离驱动仓(1)的一端连接,所述物料处理组件设置在循环管道(12)的中部,所述物料处理组件包括套设在循环管道(12)外周的反应器(13)、温度传感器(14)和状态指示灯(15),所述温度传感器(14)和状态指示灯(15)均设置在反应器(13)上;所述外壳内设有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电连接有温度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14)与温度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二集成电路(U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MIC5158,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误差放大器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误差放大器端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容(C6)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三倍压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正充电电容端通过第三电容(C3)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一负充电电容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正充电电容端通过第四电容(C4)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第二负充电电容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使能端和电源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使能端和电源端均通过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使能端通过第二电阻(R2)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均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漏电流限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均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栅极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均与第二集成电路(U2)的源极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U2)的源极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和第六电容(C6)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舒维,未经张舒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005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