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降低介电损耗的多层Ni/BaTiO3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4051.1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3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根;冯定;管锋;贾宏禹;吴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08 | 分类号: | C23C14/08;C23C14/35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降低介电损耗的多层Ni/BaTiO3薄膜的制备方法;属电介质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纳米BaTiO3粉末压制成靶材;然后将靶材和Ni衬底固定于磁控溅射设备中完成溅射,再通过管式炉进行热处理制得Ni/BaTiO3多层薄膜成品。采用本发明制备的Ni/BaTiO3薄膜具有多层薄膜结构;不但可阻碍氧空位的迁移,还可以增加BaTiO3薄膜面内压应力,因此可起到降低介电损耗和提高介电常数的作用,解决了现有BaTiO3薄膜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氧空位,导致漏电流及介电损耗增加,甚至会引起薄膜的失效问题;对高介电常数的BaTiO3薄膜在嵌入式电容和高储能元件等领域有着积极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介电损耗 制备 氧空位 靶材 多层 磁控溅射设备 多层薄膜结构 电介质材料 高介电常数 嵌入式电容 热处理 多层薄膜 粉末压制 合成技术 介电常数 失效问题 制备过程 薄膜面 高储能 管式炉 漏电流 衬底 溅射 内压 迁移 阻碍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能降低介电损耗的Ni/BaTiO3 多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BaTiO3 粉末在1000o C下压制成直径为75mm的BaTiO3 靶材;2)、将BaTiO3 靶材依次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分别清洗5min,以将BaTiO3 靶材表面的杂质清洁干净,然后再在烘箱中将BaTiO3 靶材烘干;备用;3)、将Ni 衬底在N2 氛围、800-1000o C条件下热处理30min,以使Ni 衬底的晶粒长大,然后对Ni 衬底进行抛光,直至成镜面为止;4)、将抛光后的Ni 衬底在无水乙醇中超声5min,然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5min,最后取出衬底并用N2 气吹干;以保证Ni 衬底的清洁度;5)、将吹干的Ni 衬底固定在磁控溅射设备中内腔室的样品台上,同时在磁控溅射设备中内腔室中固定好BaTiO3 靶材,再将磁控溅射设备内腔抽至真空度为10-4 Pa;6)、往设备内通入Ar和O2 直至工作压强达到2.2Pa,并设定溅射设备的溅射功率为144W、衬底温度为350-450o C、Ni衬底旋转速度为10-20rpm的溅射参数进行第一次溅射;7)、在第一次溅射过程中,随时检测薄膜的溅射厚度,直至达到设定厚度,溅射完成后,降温到室温后取出样品并放置在样品盒中,以防止薄膜表面出现划痕;8)、将第一次溅射样品放置在管式炉中,通入保护性气体N2 为2min,直至里面的空气被赶出干净,然后将管式炉升温到750o C,升温速度为10℃ /min ,在750o C恒温加热30min进行热处理,然后降到室温,降温速度为10℃ /min ;9)、将完成热处理后的溅射样品进行第二次溅射,第二次溅射参数中的Ni衬底温度设置为380-480o C,溅射设备的溅射功率为144W、Ni衬底旋转速度为10-20rpm,10)、第二次溅射完成后将溅射样品放置在管式炉中,通入保护性气体N2 2min,直至里面的空气被赶出干净,然后将管式炉升温到750o C,升温速度为10℃ /min ,在750o C恒温加热30min,然后降到室温,降温速度为10℃ /min ,得 Ni/BaTiO3 多层薄膜成品;所述每层溅射过程中以第一次的Ni衬底溅射温度为基础,每次提高Ni衬底溅射温度30o 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9405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对介电系数可调氮化铝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农田地下排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