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子束蒸发的双钨坩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3184.8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山;薛元;夏佑科;张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0 | 分类号: | C23C14/30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子束蒸发的双钨坩埚结构,其包括第一钨坩埚和第二钨坩埚,第一钨坩埚包括中空圆柱形的第一本体,第一本体的底部由电子束加热,第一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边缘,第一边缘的外径大于第一本体的外径,第一边缘的顶部设有第一斜面;第二钨坩埚包括中空圆柱形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顶部设有中空的圆台体,圆台体底部直径小于其顶部直径,圆台体的顶部设有中空圆柱形的第二边缘,圆台体的外表面为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互相配合,第一斜面支撑所述第二斜面进而支撑所述第二钨坩埚。利用陶瓷片衰减上钨坩埚底部中心热量,银滴不会落入底部导致蒸发能,陶瓷片即使开裂也不会影响陶瓷产生较大位移,不会影响阻热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子束 蒸发 坩埚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电子束蒸发的双钨坩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钨坩埚,所述第一钨坩埚包括中空圆柱形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由电子束加热,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径,所述第一边缘的顶部设有第一斜面;第二钨坩埚,所述第二钨坩埚包括中空圆柱形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顶部设有中空的圆台体,所述圆台体底部直径小于其顶部直径,所述圆台体的顶部设有中空圆柱形的第二边缘,所述圆台体的外表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互相配合,所述第一斜面支撑所述第二斜面进而支撑所述第二钨坩埚;所述第二钨坩埚置于所述第一钨坩埚的顶部,所述第二本体伸入至所述第一本体中空部,且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壁贴紧所述第一本体中空的内壁,电子束加热所述第一本体的底部,热量由所述第一本体传给给所述第二本体,使所述第二钨坩埚获得热量蒸发银丝,银滴落入到所述第二本体的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3318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