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铝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8435.3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2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牛超;朱忠欣;王旭;郁冬冬;周阿益;陈志伟;洪国赢;丛维涛;金利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C281/1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铝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2‑羟基‑1‑萘醛和碳酰肼以加热回流方式反应,得到荧光探针。本发明提供的荧光探针结构中C=N双键上的N原子受光诱导的电子转移效应的影响,在与铝离子结合后抑制了光诱导的电子转移效应,同时增强了平面共轭,两种机制共同导致荧光发射明显增强,对铝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实现了对铝离子的高选择性识别,在5×10‑6~4×10‑5mol/L范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低至1.89×10‑8mol/L,是一种具有生色传感功能的荧光探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及其 离子 检测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荧光探针在铝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所述荧光探针为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反式2‑((2‑羟基萘‑1‑基)亚甲基)肼羰基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84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撬门的防撬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功能桥粒调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