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3969.7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赵志高;游卓;王磊;肖前进;何鹏;张安付;张满弓;吴涛;王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F7/12;F16F15/02;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李爱英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减振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超材料隔振技术。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包括超材料隔振件(1),下定位盖(2),上定位盖(3),内限位壳体(4),外限位壳体(5),下螺栓组(6),上螺栓组(7)。本发明理论上可以实现任意低的频率范围;使得超材料隔振装置在线弹性变形段能够承载较大的静载荷,而在超低频隔振段能够实现隔振系统的超低频隔振效果,抗冲击能力强,能够提高隔振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中的超材料隔振件不受基材的限制,适应性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冲击 材料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超低频抗冲击超材料隔振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超材料隔振件(1),下定位盖(2),上定位盖(3),内限位壳体(4),外限位壳体(5),下螺栓组(6),上螺栓组(7);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由多个六边形的二维单胞结构紧密排列形成多孔平面结构后沿法向拉伸设定距离后得到,其中位于边界的单元均为所述二维单胞结构的一半,且所述二维单胞结构的外形为一个包含有4条斜边和2条竖边的六边形;所述下定位盖(2)左右两端设有安装孔,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与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底面相配合的“回”形凸台槽,且在所述“回”形凸台槽中心设有方形通孔;所述上定位盖(3)为方形结构,其下表面设有与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顶面外侧相配合的凸缘,且正中央设有与所述下定位盖(2)方形通孔相配合的方形凸台,其上表面正中央设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中心处设有螺纹通孔;所述内限位壳体(4)环绕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一周,它具有向外的上、下翻边结构,且下翻边的高度大于上翻边的高度,所述内限位壳体(4)的顶部与所述上定位盖(3)相连,在所述内限位壳体(4)内表面的中上部位设有两个以上压片,所述压片能够插入到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顶部边界单元的孔穴中;所述外限位壳体(5)环绕所述内限位壳体(4)一周,它具有向外的上、下翻边结构,且下翻边的高度大于上翻边的高度,所述外限位壳体(5)的底部与所述下定位盖(2)相连,在所述外限位壳体(5)内表面的中下部位设有两个以上压片,所述压片能够插入到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底部边界单元的孔穴中;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位于所述上定位盖(3)和所述下定位盖(2)之间,通过所述上定位盖(3)下表面的凸缘及所述下定位盖(2)上表面的“回”形凸台槽进行定位,且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定位盖(3)的下表面胶粘在一起,所述超材料隔振件(1)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定位盖(2)的上表面胶粘在一起;所述上定位盖(3)和所述下定位盖(2)二者之间通过中间位置的方形凸台和方形通孔进行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396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性促动器
- 下一篇:一种有较大气孔率和优良导热性的颗粒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