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氢化物表面阻氢渗透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3938.3 | 申请日: | 201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3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军;陈洋;张顺利;闫国庆;张建东;彭家庆;吴明;吴延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3C8/72 | 分类号: | C23C8/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氢化物表面阻氢渗透层的制备方法。将含碳氧、含氮氧或含碳氮氧的源物质与金属氢化物基体密封于反应容器内,控制压强为1.0×10‑5Pa~101kPa,控制温度从室温升到200~900℃,碳氧、氮氧或碳氮氧扩散至金属氢化物基体表面,与基体的金属元素进行原位反应,降温后即可得到一层致密、连续的含碳氧、含氮氧或含碳氮氧的复合阻氢渗透层,阻氢渗透层与基体结合紧密,厚度适中,具有优异的阻氢性能,能够有效阻止金属氢化物在200~900℃温度使用时放氢;且本发明操作简单,适应性强,不受复杂基体形状和结构限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氢化物 表面 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金属氢化物表面阻氢渗透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氢渗透层为含氮氧或含碳氮氧的阻氢渗透层;氮氧或碳氮氧扩散至金属氢化物表面,与金属元素发生原位反应得到阻氢渗透层;所述阻氢渗透层与金属氢化物基体为一体化,之间为无缝有效连接;所述金属氢化物为氢化锆、氢化钛、氢化铪、氢化钇、氢化钪或氢化钆;所述含氮氧或含碳氮氧的源物质为碳氮氧源物质;或为氮源物质与氧源物质的混合物;或为氮源物质、碳源物质与氧源物质的混合物;或为氮源物质与碳氧源物质的混合物;或为氮源物质、氧源物质与碳氧源物质的混合物;或为氮源物质、碳源物质与碳氧源物质的混合物;或为氧源物质、氮源物质、碳源物质与碳氧源物质的混合物;或为氧源物质、氮源物质、碳源物质、碳氧源物质中的一种以上与碳氮氧源物质的混合物;所述碳氮氧源物质为可加热分解或与金属氢化物表面反应的含氮、碳、氧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碳酰胺或丙烯酰胺;或为可加热分解或与金属氢化物表面反应的含氮、碳、氧的无机铵盐,包括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所述碳氧源物质为碳酸盐,包括碳酸钙或碳酸镁;所述氧源物质为含氧无机化合物,包括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镍、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钨、氧化钼、氧化钽或氧化铌;所述氮源物质为含氮无机化合物,包括氮化铁、氮化铬、氮化镍、氮化锰、氮化铜、氮化钴、氮化钨、氮化钼、氮化钽或氮化铌;所述碳源物质为含碳无机化合物,包括碳化铁、碳化铬、碳化镍、碳化锰、碳化钴、碳化钨、碳化钼、碳化钽或碳化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8393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氢化物表面阻氢渗透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镀膜刀具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