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特厚铸坯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49763.4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林;马玉堂;刘洪;田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B22D11/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特厚铸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送引锭杆;2)浇铸钢水,钢水冷却凝固并下行;3)铸坯由垂直位翻转到水平位;4)铸坯被推移到设定位置;5)脱锭、引锭杆拉回;6)送坯、锻压和切割;7)翻转引锭杆。本发明提供的这种超特厚铸坯的生产方法与传统的生产方法相比,金属收得率高,铸坯质量稳定,且易于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特厚铸坯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超特厚铸坯的生产方法,超特厚铸坯厚度为600~700 mm,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送引锭杆(10):首先由接坯车(11)在卷扬机(7)的驱动下以1.5~2 m/min设定速度将与翻转装置(6)固定钩连接的引锭杆(10)送入二冷设备(5)中,然后由二冷设备(5)的驱动装置夹送引锭杆(10)继续上移,最终将引锭杆(10)送入结晶器(3)内,当引锭杆(10)头部位置距离结晶器(3)下口300 mm时,由二冷设备(5)的驱动装置夹持引锭杆(10)保持不动,进行封引锭头操作;步骤2)浇铸钢水,钢水冷却凝固并下行:钢包(1)内的钢水经长水口注入中间包(2)内后再注入结晶器(3)内,在结晶器(3)中形成坯壳,结晶器(3)在振动装置(4)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使坯壳与结晶器(3)脱模,具有一定厚度坯壳的铸坯在引锭杆(10)牵引下,在二冷设备(5)的驱动装置作用下以设定的拉坯速度持续从结晶器(3)内被拉出,并在二冷设备(5)内进一步凝固成型直至完全凝固,当引锭杆(10)尾坯部运行到接坯车(11)处时,卷扬机(7)驱动接坯车(11),使其与铸坯和引锭杆(10)以相同速度向下运行,当铸坯到达翻转装置(6)固定钩位后,铸坯和引锭杆(10)停止运行,此时接坯车(11)继续向下运行直至与引锭杆(10)尾部脱开,接坯车(11)到达设定位置后停止;步骤3)铸坯由垂直位翻转到水平位:接坯车(11)与引锭杆(10)尾部脱开后,翻转装置(6)在翻转装置液压缸(12)驱动下以30~50 mm/s速度绕轴翻转90°,使铸坯及引锭杆(10)由垂直位转到水平位;步骤4)铸坯被推移到设定位置:平移装置上倾动液压缸(8)驱动推动液压缸(9)绕轴转动,使推动液压缸(9)上的推头与引锭杆(10)尾部连接,推动液压缸(9)以50~100 mm/s速度推动引锭杆(10)和铸坯沿安装在翻转装置(6)上的自由辊子运行,直至将铸坯推送到铸坯液压夹送装置位置停止;步骤5)脱锭、引锭杆(10)拉回:设于翻转装置(6)上的脱锭装置(13)将引锭杆(10)托起800 mm,待铸坯送出后落下,推动液压缸(9)将引锭杆(10)拉回到翻转装置(6)固定钩处停止,平移装置上倾动液压缸(8)驱动推动液压缸(9)绕轴转动,使推动液压缸(9)上的推头与引锭杆(10)尾部脱开并使推动液压缸(9)回位;步骤6)送坯、锻压和切割:铸坯液压夹送辊装置(14)和输送辊道一(15)将铸坯以300 mm/次逐步送到锻压机(16)下锻压,经锻压后铸坯由切割机(17)切割成定尺由输送辊道二(18)送出;步骤7)翻转引锭杆(10):铸坯离开翻转装置(6)后,翻转装置(6)在翻转装置液压缸(12)驱动下以30~50 mm/s速度绕轴翻转90°,使引锭杆(10)由水平位转到垂直位,接坯车(11)通过卷扬机(7)向上运行,直到接坯车(11)与引锭杆(10)固定接头连接,准备下次送引锭杆(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4976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机操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空心叶片陶瓷铸型及其脱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