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炉内铬矿直接合金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3863.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3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均;曾建华;龚洪君;杨森祥;王建;陈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5/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张徭尧,柯海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转炉炉内铬矿直接合金化的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转炉炉内铬矿直接合金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造渣制度、底吹供气制度、供氧制度及铬矿加入制度的控制,实现了炉内同时脱磷炼钢和铬矿直接合金化的目的,具有脱磷率高,铬收得率高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的转炉炉内铬矿直接合金化的方法,在具有较好脱磷效果的同时,铬矿中铬的回收率能达到9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炉内铬矿 直接 合金 方法 | ||
【主权项】:
转炉炉内铬矿直接合金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一次造渣:将铁水兑入转炉,开始吹氧后向炉内加入活性石灰10~15kg/t钢,高镁石灰8~13kg/t钢,造渣剂6~10kg/t钢,当吹氧进度达到85%时倒掉炉渣;b、二次造渣:加入活性石灰5~10kg/t钢,高镁石灰5~10kg/t钢,并加入造渣剂控制炉渣碱度为2~3,然后加入铬矿直接合金化球15~25kg/t钢;在冶炼过程中采用顶吹供氧和底吹供气,直至冶炼终点;其中,二次造渣后采用氧枪吹氮60~90s,氧枪吹氮后不再吹氧;所述底吹供气为:吹氧进度为0~30%时,底吹供氮气,强度为0.08~0.15m3/min·t钢,吹氧进度31%~85%时,底吹供氮气,强度为0.02~0.04m3/min·t钢,吹氧进度85%到出钢,底吹供氩气,强度为0.15~0.25m3/min·t钢;所述顶吹供氧为:吹氧进度0~30%,供氧强度为2~3m3/min·t钢;吹氧进度31%~85%,供氧强度为3~4.5m3/min·t钢;二次造渣后采用氧枪吹氮60~90s,供氮强度为3~3.5m3/min·t钢;氧枪枪位控制为1.3~1.5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3386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