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采暖设备以及采用该采暖设备的取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33447.8 | 申请日: | 201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齐大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大图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F24D19/00;F24D19/10;H02J7/35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200 内蒙古自治区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采暖设备,由电加热主机和箱体组成,箱体由管路控制箱和电路控制箱组成;其中:电加热主机由电加热棒、加热箱、左端盖、右端盖、主机外壳、主机保温层、内圈螺片、外圈螺片、主机螺栓、分流器固定板、主机支架和主机出口、主机入口、串箱缺口组成;管路控制箱由管路主器件、管路辅器件和内部循环管路、注排管路、辅助管路以及管路口组成;管路控制箱与电路控制箱之间设有隔离板;电路控制箱由电路管路、电路连接板、控制电路组成;取暖系统,包括上述电热采暖设备,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副箱、散热器和外部循环管路。本发明节能环保、安装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采暖设备 以及 采用 取暖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电热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由电加热主机(19)和箱体组成,箱体由管路控制箱(5)和电路控制箱(1)组成;电加热主机(19)在管路控制箱(5)内,电加热主机(19)上安装分流器(24),管路控制箱(5)与电路控制箱(1)之间设有隔离板(3);管路控制箱(5)内的顶部安装有注入罐(4),注入罐(4)的罐盖(401)、注入口(402)和安装在管路排气口(403)上的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位于管路控制箱(5)的外部;电路控制箱(1)由电路管路、电路连接板(7)、控制电路(2)组成;其中,电路管路由左路电路管路(25)、中路电路管路(30)、右路电路管路(12)和上路电路管路(6)组成,左路电路管路(25)、中路电路管路(30)、右路电路管路(12)和上路电路管路(6)穿过隔离板(3)连接并延伸到管路控制箱(5),其中,上路电路管路(6)的另一端有电路连接板(7),电路控制箱(1)内还有控制电路(2);电加热主机(1)9由电加热棒(1904)、加热箱(1907)、左端盖(1912)、右端盖(1903)、主机外壳(1905)、主机保温层(1902)、内圈螺片(1911)、外圈螺片(1910)、主机螺栓(1913)、分流器固定板(1916)、主机支架(1915)和主机出口(1901)、主机入口(1906)、串箱缺口(1908)组成,其中,外圈螺片(1910)上设有凹陷(1909)和扰流小孔(1914);各个加热箱(1907)内都设置有螺旋状的内圈螺片(1911)和外圈螺片(1910),内圈螺片(1911)在外圈螺片(1910)的中间,且内圈螺片(1911)和外圈螺片(1910)相互对应并紧密配合,外圈螺片(1910)的外侧与加热箱(1907)的内壁紧密配合,外圈螺片(1910)在与导流介质在该加热箱(1907)内总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一侧面上设有凹陷(1909),凹陷(1909)由外圈螺片(1910)的外侧至内侧渐深,形成偏心,凹陷(1909)在外圈螺片(1910)的内侧设置有扰流小孔(1914),最下端的加热箱(1907)下方设有主机入口(1906),最上端的加热箱(1907)上方设有主机出口(1901),且主机入口(1906)和主机出口(1901)与各串箱缺口(1908)是在各个加热箱(1907)左右两端错位设置的,各个加热箱(1907)的左侧有左端盖(1912)与各个加热箱(1907)用主机螺栓(1913)紧密配合,各个加热箱(1907)的右侧有右端盖(1903)与各个加热箱(1907)用主机螺栓(1913)紧密配合,电加热棒(1904)与内圈螺片(1911)配合,并以穿过外圈螺片(1910)和内圈螺片(1911)圆心的形式安装在左端盖(1912)和/或右端盖(1903)上,每个加热箱(1907)都对应安装一个电加热棒(1904),电加热主机(19)外侧有主机外壳(1905),主机外壳(1905)与各个加热箱(1907)、左端盖(1912)、右端盖(1903)之间的空隙有主机保温层(1902);电加热主机(19)的正立面设置有分流器固定板(1916),电加热主机(19)的背面设置有主机支架(1915);分流器(24)通过分流器支架(2415)固定在电加热主机(19)的分流器固定板(1916)上;分流器(24)由入口端盖(2405)、出口端盖(2414)、中箱(2403)、密封圈(2409)、过滤网(2412)、端盖挡气片(2407)、分流器螺栓(2402)、分流器支架(2415)和端盖上入口(2404)、端盖下入口(2408)、端盖上出口(2401)、端盖下出口(2413)、中箱口(2411)、大回口(2410)、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组成;出口端盖(2414)通过密封圈(2409)紧密配合在中箱(2403)的一侧,入口端盖(2405)通过密封圈(2409)紧密配合在中箱(2403)的另一侧,出口端盖(2414)、中箱(2403)、入口端盖(2405)通过分流器螺栓(2402)紧固在一起,出口端盖(2414)上上下对应设置有端盖上出口(2401)和端盖下出口(2413),出口端盖(2414)上安装有过滤网(2412),入口端盖(2405)上上下对应设置有端盖上入口(2404)和端盖下入口(2408),入口端盖(2405)上还设置有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和大回口(2410)以及端盖挡气片(2407),大回口(2410)设置在入口端盖(2405)与中箱(2403)紧密配合的这一侧面下部,端盖挡气片(2407)径向设置在入口端盖(2405)内部底端的大回口(2410)与端盖下入口(2408)之间,中箱(2403)的底部设置有中箱口(2411),中箱(2403)的背面设置有分流器支架(2415);注入罐(4)由罐盖(401)、上端盖(408)、下端盖(406)、视盅(404)、注入罐螺栓(407)和注入口(402)、管路排气口(403)、导入口(405)组成;上端盖(408)紧密配合在视盅(404)的上部,下端盖(406)紧密配合在视盅(404)的下部,上端盖(408)、视盅(404)、下端盖(406)通过注入罐螺栓(407)紧固连接,上端盖(408)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402),注入口(402)上安置有罐盖(401),上端盖(408)的侧面设置有管路排气口(403),下端盖(406)的底部设置有导入口(405);主机排气罐(11)由罐壳(113)、罐体(114)、罐体保温层(115)、罐体挡气片(111)和主机排气口(112)、罐体入口(116)、罐体出口(117)、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组成;罐体(114)上上下对应设置有主机排气口(112)和罐体入口(116),罐体(114)的一侧面设置有罐体出口(117)和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罐体出口(117)在罐体(114)的下端,在罐体(114)内部底端的罐体入口(116)与罐体出口(117)之间还径向设置有罐体挡气片(111),在罐体(114)外部设置有罐壳(113),罐壳(113)与罐体(114)之间的空隙有罐体保温层(115);管路控制箱(5)由管路主器件、管路辅器件和内部循环管路、注排管路、辅助管路以及管路口组成;其中,管路主器件由分流器(24)、注入罐(4)、主机排气罐(11)组成;分流器(24)的分流器温控探头接口(2406)上安装有分流器温控探头(WT2);注入罐(4)的管路排气口(403)上安装有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主机排气罐(11)的罐体入口(116)与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出口(1901)连接;主机排气罐(11)的主机排气口(112)上安装有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接口(118)上安装有主机排气罐温控探头(WT1);管路辅器件由膨胀罐(14)、第一循环泵(G1)、第二循环泵(G2)、第三循环泵(G3)、第四循环泵(G4)、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1)、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2)、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3)、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4)、第一电动阀门(DF1)、第一手动阀门(SF1)、第二手动阀门(SF2)、第三手动阀门(SF3)、第四手动阀门(SF4)、第五手动阀门(SF5)、第六手动阀门(SF6)、第七手动阀门(SF7)、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注入罐自动排气阀(ZP2)、自动泄压阀(XY1)、第一三通(ST1),第二三通(ST2)、第三三通(ST3)、第四三通(ST4)、第五三通(ST5)、第六三通(ST6)、第七三通(ST7)、第八三通(ST8)、第九三通(ST9)组成;内部循环管路由供给管路、回路管路组成;其中,供给管路由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主机供给管路(28)、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组成,供给管路外表面有保温套管(33);回路管路由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主机回路管路(16)、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组成;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构成太阳能内部循环管路;主机供给管路(28)、主机回路管路(16)构成主机循环管路;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构成散热器内部循环管路;注排管路由注入管路(26)、排出管路(18)组成;辅助管路由缓泄管路(15)、泄压排气管路(13)、排污管路(23)组成;管路口由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导热介质排出口(17)、排污口(31)、泄压排气口(32)组成,管路口位于管路控制箱(5)外;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一端连接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另一端连接第一三通(ST1)的一侧直通口,太阳能内部供给管路(29)上从太阳能供给管路接口(8)一端开始至另一端依次串联安装第一手动阀门(SF1)和第一电动阀门(DF1);主机供给管路(28)从主机排气罐(11)的罐体出口(117)引出后经第二手动阀门(SF2)连接第二三通(ST2)的旁通口,第二三通(ST2)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一三通(ST1)的旁通口;散热器内部供给管路(27)的一端连接第一三通(ST1)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连接散热器供给管路接口(22);太阳能内部回路管路(10)从分流器(24的端盖上出口(2401)引出后连接第三三通(ST3)的一侧直通口,第三三通(ST3)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一单向逆止阀门(DN1)和第一循环泵(G1)连接第四三通(ST4)的旁通口,第三三通(ST3)的旁通口经第二单向逆止阀门(DN2)和第二循环泵(G2)连接第四三通(ST4)的一侧直通口,第四三通(ST4)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三手动阀门(SF3)连接太阳能回路管路接口(9);主机回路管路(16)从分流器(24)的端盖下出口(2413)引出后连接第五三通(ST5)的一侧直通口,第五三通(ST5)的旁通口经第三单向逆止阀门(DN3)和第三循环泵(G3)连接第六三通(ST6)的旁通口,第五三通(ST5)的另一侧直通口经第四单向逆止阀门(DN4)和第四循环泵(G4)连接第七三通(ST7)的旁通口,第六三通(ST6)的一侧直通口与第七三通(ST7)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第七三通(ST7)的另一侧直通口连接第八三通(ST8)的旁通口,第八三通(ST8)的一侧直通口连接电加热主机(19)的主机入口(1906);散热器内部回路管路(20)的一端是散热器回路管路接口(21),另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下入口(2408);注入管路(26)一端连接注入罐(4)的导入口(405),另一端经第四手动阀门(SF4)连接分流器(24)的端盖上入口(2404);排出管路(18)一端连接第八三通(ST8)的另一侧直通口,另一端经第五手动阀门(SF5)连接导热介质排出口(17);缓泄管路(15)从第六三通(ST6)的另一侧直通口引出后连接第九三通(ST9)的一侧直通口,第九三通(ST9)的旁通口连接膨胀罐(14),第九三通(ST9)的另一侧直通口经自动泄压阀(XY1)和第六手动阀门(SF6)连接第二三通(ST2)的另一侧直通口;泄压排气管路(13)是从自动泄压阀(XY1)的泄压小口和主机排气罐自动排气阀(ZP1)排气小口引出,共同连接至泄压排气口(32);排污管路(23)一端连接分流器(24)的中箱口(2411),另一端经第七手动阀门(SF7)连接排污口(3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大图,未经齐大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334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暖气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与地热能联合运行的取暖地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