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倾角煤层变角度综采/放工作面伪仰斜变倾角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8073.0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伟;伍永平;曹沛沛;高凯;武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刘玲玲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倾角煤层变角度综采/放工作面伪仰斜变倾角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大倾角煤层变角度工作面作为实际开采工作面,沿煤层底板真倾斜布置,工作面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布置成直线形切眼,角度过渡段布置成圆弧形切眼,圆心位于煤层底板(背斜)或煤层顶板(向斜),然后依次连接圆弧形切眼、直线形切眼形成变角度切眼,按正规循环向前推进,使工作面运输平巷超前回风平巷8‑12m,从而使工作面形成3°‑5°的伪斜角。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设计合理,布置过程简单且实施方便;使变角度工作面设备处于合理的位态,且有效减小了工作面的坡度,保证了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的稳定性,为实现该类煤层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大倾角煤层 切眼 变角度工作面 煤层底板 圆弧形切 变倾角 直线形 开采工作面 圆心 高效生产 回风平巷 煤层顶板 倾斜布置 上部区域 下部区域 依次连接 运输平巷 中部区域 过渡段 伪斜角 减小 围岩 位态 支架 煤层 坡度 超前 保证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大倾角煤层变角度综采/放工作面伪仰斜变倾角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布置参数:1、选择一个变角度走向长壁工作面作为大倾角煤层的实际开采工作面,工作面上部区域倾角为α1,中部区域倾角为α2,下部区域倾角为α3,在地层为背斜情况下,α1<α2<α3,其中,上部区域倾角α1为25°‑35°,中部区域倾角α2为35°‑45°,下部区域倾角α3为45°‑65°;在地层为向斜情况下,α1>α2>α3,其中,上部区域倾角α1为45°‑65°,中部区域倾角α2为35°‑45°,下部区域倾角α3为25°‑35°;2、将上部区域与中部区域角度转化的过渡段、下部区域与中部区域角度转化的过渡段布置成圆弧,圆弧曲率半径为R,弧长为Kp,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式中,L为刮板输送机溜槽的长度,θ为刮板输送机最大弯曲度,α为圆弧的圆心角,上部区域与中部区域圆弧的圆心角α=|α2‑α1|,下部区域与中部区域圆弧的圆心角α=|α3‑α2|;二、布置伪仰斜变倾角:1、以步骤一所确定的大倾角煤层变角度工作面作为实际开采工作面,并以煤层走向为推进方向进行工作面回采;2、沿煤层底板真倾斜布置,工作面上部区域、中部区域、下部区域布置成直线形切眼,将上部区域与中部区域、下部区域与中部区域角度过渡段布置成圆弧形切眼,煤层在背斜情况下,圆弧形切眼的圆心位于煤层底板,依次连接圆弧切眼、直线切眼形成变角度切眼;煤层在向斜情况下,圆弧形切眼的圆心位于煤层顶板,依次连接圆弧形切眼、直线形切眼形成变角度切眼;3、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安装完毕后,按正规循环向前推进,在液压支架前移、推移刮板输送机的过程中,以不影响工作面正规循环为原则,从工作面运输平巷开始向回风平巷逐渐减小液压支架前移和刮板输送机每节溜子的推进距离,连续重复数个循环,使工作面运输平巷超前回风平巷8‑12m,从而使工作面形成3°‑5°的伪斜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807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竖井掘进机及其刀头组件
- 下一篇:急倾斜极薄脉矿体开采的掏槽式削壁充填采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