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电力交变电源零点精确检测及移相脉冲生成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3255.4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姚正武;朱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8 | 分类号: | H02M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奚晓宁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低压电力交变电源零点精确检测及移相脉冲生成控制器涉及一种具有对低压电力交变电源零点精确检测以及生成电力变流系统移相脉冲等多重功能的控制器,可应用于电力及自动化仪表检测领域,适用于晶闸管变流设备精确移相或过零触发控制、三相变流设备精确同步控制、低压三相电力交变电源相序检测等,单相或三相对称交变电源不对称度检测、低压低频交变电源或信号源频率自适应控制或干扰检测等。具有控制器外壳,控制器外壳内有基座,基座上安装有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上安装控制线路及其相关器件。控制线路由交变电源零点脉冲生成电路、移相控制电压及A/D转换电路、脉冲输出引脚、脉冲控制角显示和相序指示模块、信号处理单片机构成。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力 电源 零点 精确 检测 脉冲 生成 控制器 | ||
【主权项】:
低压电力交变电源零点精确检测及移相脉冲生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器外壳,控制器外壳内有基座,基座上安装有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上安装控制线路及其相关器件;控制线路由交变电源零点脉冲生成电路、移相控制电压及A/D转换电路、脉冲输出引脚、脉冲控制角显示和相序指示模块、单片机构成;交变电源零点脉冲生成电路由电压比较器A01、A11、A21、运放A02、A12、A22、保险管熔断器F1~F3、三极管V01、V11、V21、二极管D01、D02、D11、D12、D21、D22、电容器C01、C11、C21、电阻R01~R06、电阻R11~R16、电阻R21~R26、电阻R40、单片机IC引脚P3.3~P3.7、集成三输入与门A3、相数选择按键K1、直流电源+VCC构成;L1相、L2相、L3相三相对称交变电源分别对应连接保险管熔断器F1、F2、F3的一端,保险管熔断器F1、F2、F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电阻R01、R11、R21的一端,R0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01阳极、D02阴极、电压比较器A01同相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1阳极、二极管D12阴极、电压比较器A11同相端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1阳极、二极管D22阴极、电压比较器A21同相端连接,电压比较器A01反相端分别与二极管D01阴极、二极管D02阳极、电阻R02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压比较器A11反相端分别与二极管D11阴极、二极管D12阳极、电阻R12一端连接并接地,电压比较器A21反相端分别与二极管D21阴极、二极管D22阳极、电阻R22一端连接并接地,电阻R02、R12、R22另一端短接并与三相交变电源的零线端N连接;电压比较器A01输出端分别与C01、电阻R03一端连接,电压比较器A11输出端分别与C11、电阻R13一端连接,电压比较器A21输出端分别与C21、电阻R23一端连接;C01另一端连接运放A02反相端和电阻R04一端,电阻R03另一端连接+VCC,C11另一端连接运放A12反相端和电阻R14一端,电阻R13另一端连接+VCC,C21另一端连接运放A22反相端和电阻R24一端,电阻R23另一端连接+VCC;运放A02、运放A12、运放A22同相端分别接地,电阻R04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A02输出端、电阻R05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A12输出端、电阻R15一端,电阻R24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A22输出端、电阻R25一端;电阻R05、R15、R25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三极管V01、V11、V21的基极,三极管V01、V11、V21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V0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R06一端、集成三输入与门A3的一个输入端、单片机P3.5脚,三极管V1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R16一端、集成三输入与门A3的一个输入端、单片机P3.6脚,三极管V2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R26一端、集成三输入与门A3的一个输入端、单片机P3.7脚,电阻R06、R16、R26另一端分别连接+VCC;集成三输入与门A3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P3.2脚;单片机P3.4脚分别与相数选择按键K1的一端、电阻R40的一端连接,相数选择按键K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0的另一端连接+VCC;移相控制电压及A/D转换电路由集成A/D转换器A4、转换开关K2、电位器RP50、电阻R50~R51、排阻RP0、电阻R70、电容C70、单片机IC的P0.0~P0.7脚、P2.0~P2.7脚、直流电源+VCC构成;集成A/D转换器A4的DB0~DB7脚分别对应连接单片机P2.0~P2.7脚,集成A/D转换器A4的
、
、
、
脚分别对应连接单片机P0.3~P0.0脚,排阻RP0的一端分别连接单片机P0.3~P0.0脚,RP0的另一端连接+VCC;集成A/D转换器A4的DGND脚、AGND脚连接并接地,集成A/D转换器A4的VCC脚连接+VCC,集成A/D转换器A4的CLK R脚连接电阻R70的一端,R70的另一端连接转换开关A4的CLK IN脚与电容C70的一端,C70的另一端接地;集成A/D转换器A4的Vin+脚、Vin‑脚分别连接转换开关K2的2、5脚,转换开关K2的1、4脚分别连接后面壳外接控制电压输入端子,4脚接地,转换开关K2的3脚连接电位器RP50的滑动端,转换开关K2的6脚连接电阻R51一端并接地,电阻R51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50的一固定端,电位器RP50的另一固定端连接R50一端,电阻R50另一端连接+VCC; 脉冲控制角显示和相序指示模块由1块四位半自带驱动8段码LCD串口显示器A5、单片机IC的P3.0~P3.2脚、P1.0~P1.1脚、电阻R60~R61、反相序发光指示二极管VD、三极管VT3、直流电源+VCC构成;单片机P1.1脚连接电阻R60的一端,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三极管VT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发光指示二极管VD的阴极,发光指示二极管VD的阳极连接R61的一端,电阻R61的另一端连接+VCC;四位半自带驱动8段码LCD串口显示A5与单片机IC的P3.0~P3.2脚、P1.0脚连接;脉冲输出端子A6与单片机IC的P1.2~P1.7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6732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 发电、变电或配电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