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缝隙或管内的管状体送进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72840.6 | 申请日: | 2015-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6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沈林勇;邱亚;朱倩;杨吕剑;丁航;雷凤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62D57/02;F16L55/32;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缝隙或管内的管状体送进机器人,包括环抱式的机器人机体、机器人机体内部安装的驱动机构、送进机构和撑开机构;所述机器人机体由三瓣相同的机体模块构成,所述机体模块均船形,三瓣机体模块在边缘通过合页铰接,两端收合的两瓣通过可调式螺纹连接;机体模块上安装有导轮座,导轮座上装有导轮,导轮使机器人的运动保持平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直径Φ10~Φ14mm的刚性或具有一定柔性的管状体,在截面尺寸能包含Φ80mm圆截面的缝隙空间中,通过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完成送进工作。机器人可搭载扩展功能模块,实现对缝隙空间内部情况的检查、检测,尤其适用于地震废墟缝隙搜救、探测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缝隙 管状 送进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于缝隙或管内的管状体送进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抱式的机器人机体、机器人机体内部安装的驱动机构、送进机构和撑开机构;所述机器人机体由三瓣相同的机体模块(1)构成,所述机体模块(1)均为船形,三瓣机体模块(1)在边缘通过合页(2)铰接,两端收合的两瓣通过可调式螺纹连接;机体模块(1)上安装有导轮座(13),导轮座(13)上装有导轮(12),导轮(12)使机器人的运动保持平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17284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全摆放的菜刀组合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