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临界CO2催化酯化/缩合-分离耦合反应方法及其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33772.3 | 申请日: | 201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7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鹏;梁杰珍;王琳琳;丁胜芳;周丹;韦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41/12 | 分类号: | C07B41/12;C07B41/04;C07C69/78;C07C67/08;C07C67/54;C07D317/72;C07C43/15;C07C41/56;C07C69/753;C07C69/07;C07C69/14;C07C69/145;C07C6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跨临界CO2催化酯化/缩合‑分离耦合反应方法,步骤:将醇类化合物、酸/醛类与溶剂混合,溶解,放入反应器中,通CO2反应;反应副产物从气相采出,气相通过膨胀机由超临界状态变为亚临界状态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后CO2以及新补充的CO2通过透平压缩机加压回到反应器内,反应0.5~10.0h经减压后所得产品从反应器内取出即可。本发明方法所用设备,包括酯化/缩合反应器,其包括:多个加热管;气体分布器;膨胀机和透平压缩机为一体机,通过回收反应体系的膨胀功而推动透平压缩机运行。本发明为跨临界CO2催化酯化/缩合‑分离耦合反应方法及其装备,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捷,酯类/缩羰基产品质量佳、转化率高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co sub 催化 酯化 缩合 分离 耦合 反应 方法 及其 装备 | ||
【主权项】:
1.一种跨临界CO2催化缩合‑分离耦合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将醇类化合物、醛类与溶剂混合,溶解;其中,所述的醛类为柠檬醛;(2)将步骤(1)中溶解后的物质放入缩合反应器中,通入1~20.0MPa的CO2进行缩合反应,反应温度为150~350℃;(3)对缩合反应过程中的气相进行采出,气相通过膨胀机进入气液分离器,分离后CO2以及新补充的CO2通过透平压缩机回到缩合反应器内;(4)缩合反应器内反应0.5~10.0h经减压后,所得产品从反应器内取出即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63377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布机托盘定位机构
- 下一篇:云锦的新型装裱结构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