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东北地区人工湿地植物多样性配置方案的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99802.6 | 申请日: | 2015-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9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基先;赵廷;齐珊珊;朱世殊;王立;马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东北地区人工湿地植物多样性配置方案的研究方法,涉及到环境工程中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技术。我国北方小城镇污水处理面临着污染源分散、冬季低温期处理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投资管理费用,但目前我国东北地区人工湿地存在植物种植种类单一,低温情况下生态稳定性差等问题使人工湿地在北方应用前景受限。本发明通过对东北地区植物生态型、生境水位特征以及群落优势地位等因素的调查,引进经过驯化的天然型水生植物间的组合,确定了一套适合于北方应用的植物配置方案,该植物配置方案下的人工湿地具有净化效果好、生态稳定性高、污染负荷承载力大等优点,并具有一定的景观效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东北地区 人工 湿地 植物 多样性 配置 方案 研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东北地区人工湿地植物多样性配置方案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东北地区人工湿地的水流在地表基质流动的特点;根据东北地区植物生态型、生境水位特征以及群落优势地位因素;根据植物耐寒性、对污染物去除效果、适应能力和生态稳定性组成对东北土著植物进行聚类分级,筛选得到植物配置为:细叶香蒲和/或菖蒲两种土著植物作为人工湿地植物群落优势建群种,并筛选移栽了鸢尾作为群落次优建群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9980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压圆模切机
- 下一篇:薄型材料裁切机的裁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