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1602.0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2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樊斌锋;王建智;柴云;张欣;何铁帅;张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48 | 分类号: | C25D5/48;C23C22/05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周闯 |
地址: | 472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①溶液制备,分别取KBE-903和KBM-703,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1.5~3.5小时,所得溶液中KBE-903的浓度为2-4g/l,KBM-703的浓度为0.5-1.5g/l;②表面处理:将步骤①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铜箔处理层表面的羟基与完成水解的KBE-903、KBM-703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提高了基膜(PI薄膜)与铜箔的抗剥离强度值;并且通过KBE-903、KBM-703形成复合溶液,进一步提升了铜箔的抗剥离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电解 铜箔 剥离 强度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溶液制备:分别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到水中,常温搅拌1.5~3.5小时,所得溶液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浓度为2-4g/l,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浓度为0.5-1.5g/l;②表面处理:将步骤①制备得到的溶液均匀喷淋在铜箔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41160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