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网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3688.4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安;陈国璞;吴秀文;王革非;邓友铭;黎介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D04H13/00 | 分类号: | D04H13/00;D01D1/02;A61L31/04;A61L3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夏平,傅婷婷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网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丙烯网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通过以下步骤制备1)制备壳聚糖‐聚乙二醇水凝胶;2)制备包埋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3)制备静电纺丝液;4)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网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本发明创造性的将聚丙烯网片与纳米纤维膜进行复合,利用纳米纤维膜改善聚丙烯网片的生物相容性,利用聚丙烯网片改善纳米纤维膜的抗张强度,两者相辅相成,再引入微球实现药物控释,可填补临床现有的聚丙烯网片的诸多不足。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静电 纺丝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聚丙烯网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壳聚糖‑聚乙二醇水凝胶;(2)制备包埋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3)制备静电纺丝液;(4)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网片/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其中,所述的壳聚糖‑聚乙二醇水凝胶制备方法如下:1)聚乙二醇PEG于20‑28℃氮气环境下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溶液中PEG终浓度为8‑12g/100mL;2)将4‑二甲氨基吡啶与三乙胺溶解在的二氯甲烷中得混合溶液A,使混合溶液A中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浓度均为0.35‑0.4mol/L,然后将混合溶液A加入到上一步制备的含PEG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10‑15min得混合溶液B,所述的混合溶液A与含PEG的二氯甲烷溶液的体积比是1:3‑8;3)将混合溶液B逐滴加入到含p‑氨甲酸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在室温氮气环境下反应20‑24h;其中,所述的含p‑氨甲酸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中p‑氨甲酸苯酯的浓度为0.1‑0.5mol/L,所述的含p‑氨甲酸苯酯的二氯甲烷溶液与步骤2)中所述的含PEG的二氯甲烷溶液的体积比是1:1‑2;4)将步骤3)所得溶液在冷乙醚中蒸干沉淀析出,将沉淀过滤然后在真空中干燥,最终获得PNC‑PEG‑PNC;5)将PNC‑PEG‑PNC在室温氮气环境下溶解在二甲亚砜中使其终浓度为5‑10g/100mL;6)取酪胺溶解在二甲亚砜中,得到浓度为3‑5mol/L的酪胺二甲亚砜溶液,然后将酪胺二甲亚砜溶液逐滴加入到上一步制备的PNC‑PEG‑PNC溶液中,在氮气环境下反应5‑7h,形成PNC–PEG–TA溶液;其中,酪胺二甲亚砜溶液与PNC‑PEG‑PNC溶液的体积比为1:1‑2;7)壳聚糖用pH5的盐酸溶液然后加入到二甲亚砜中形成壳聚糖浓度为0.5‑0.7g/100mL的溶液,然后将上述PNC‑PEG‑TA溶液加入到该溶液中在室温氮气环境下搅拌24h混合反应;其中,壳聚糖溶液与上一步酪胺二甲亚砜溶液的体积比为10‑15:1;8)将步骤7)所得溶液用氧化铝垫过滤,去除PNC盐,然后用0.01M,pH7.4的PBS溶液透析三天再用蒸馏水透析2天,来截留分子量为12–14kDa的材料;9)将透析液冻干,获得Chitosan‑PEG‑TA冻干粉末,其中Chitosan‑PEG‑TA浓度为7‑10wt%;10)将Chitosan‑PEG‑TA冻干粉末溶解在含HRP 0.002–0.063mg/mL和H2O2 0.04‑0.08wt.%的0.01M,pH7.4的PBS溶液中得到壳聚糖‑聚乙二醇水凝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6368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固体连续发酵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便携式固体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