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观测数据的南极接地线质量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2026.6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4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欢;陆赛赛;徐洋;刘爽;童小华;李荣兴;田一翔;冯甜甜;乔刚;刘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观测数据的南极接地线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南极接地线相对位置、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指标;2)根据南极接地线评价标准进行误差分类,将接地线间的差异分为处于可接受误差范围、存在粗差和存在接地线变化;3)分别采用结合南极测高数据的分析方法、结合南极数字高程模型的分析方法、结合南极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析方法对南极接地线数据进一步分析;4)输出南极接地线判断与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全南极数据确定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评价指标,对误差进行分类,并结合南极测高点云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及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析,确保质量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观测 数据 南极 接地线 质量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多源观测数据的南极接地线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处理南极接地线数据,所述南极接地线数据包括MOA接地线、ASAID接地线、InSAR接地线和ICESat接地线,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南极接地线相对位置、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指标;2)根据南极接地线评价标准进行误差分类,将接地线间的差异分为处于可接受误差范围、存在粗差和存在接地线变化;3)分别采用结合南极测高数据的分析方法、结合南极数字高程模型的分析方法、结合南极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析方法对南极接地线数据进一步分析;4)根据步骤1)、步骤2)和步骤3)输出南极接地线判断与结果;所述相对位置分析评价指标为穿过率分析指标,具体为:MOA接地线与ASAID接地线穿过ICESat接地线F点与I点的百分率;所述定性分析评价指标为缓冲区分析指标,具体为:对MOA接地线与ASAID接地线,做500米、1000米、2000米和5000米缓冲区,计算InSAR接地线在其中的个数与百分率;所述定量分析评价指标为距离分析指标,具体为:计算每一个InSAR接地线点到MOA接地线与ASAID接地线的距离,做统计分析;步骤2)具体为:201:根据误差传播公式,得到MOA接地线和InSAR接地线数据间、ASAID接地线和InSAR接地线数据间的允许误差,满足以下公式:δ=ma2+mb2]]>式中,δ为两种数据间的允许误差,ma为其中一种数据的定位误差,mb为另一种数据的定位误差;202:南极接地线评价标准同时考虑三倍允许误差和每个流域接地线差异的三倍标准差,若小于三倍允许误差,则两种数据处于可接受误差范围,若大于三倍标准差,则为存在粗差,若大于三倍允许误差且小于三倍标准差,则为存在接地线变化;所述步骤4)具体为根据步骤1)、步骤2)和步骤3)对南极接地线的位置做出分析评价,并给出南极接地线使用建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7202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