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弧状竹片增强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空心梁或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244.6 | 申请日: | 201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苏靖文;张齐生;李淑恒;郭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 | 分类号: | E04C3/29;E04C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弧状竹片增强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空心梁或柱,其结构是B复合竹质圆筒(4)位于正中央,同A厚复合竹质圆筒(1)形成同心圆;弧状原生竹片(2)均布在A复合竹质圆筒(1)与B复合竹质圆筒(4)之间,生物质填充料(3)充满在A复合竹质圆筒(1)和B复合竹质圆筒(4)之间的缝隙,共同形成一种复合材料构件,所述的A复合竹质圆筒(1)的厚度大于B复合竹质圆筒(4)的厚度。优点:充分利用了生物质材料的特点,将我国蕴藏量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应用到结构构件中。该种建筑构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好、自恢复能力强、经济性能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并且施工工序简单,可应用于结构领域中的受压或受弯构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片 增强 复合 圆筒 生物 空心 | ||
【主权项】:
一种弧状竹片增强复合竹质圆筒生物质空心梁或柱,其特征在于,B复合竹质圆筒(4)位于正中央,同A复合竹质圆筒(1)形成同心圆,弧状原生竹片(2)均布在A复合竹质圆筒(1)与B复合竹质圆筒(4)之间, A复合竹质圆筒(1)和B复合竹质圆筒(4)之间的缝隙内是生物质填充料(3),所述的A复合竹质圆筒(1)的厚度大于B复合竹质圆筒(4)的厚度,外层复合竹质圆筒的厚度不小于20mm,内层复合竹质圆筒的厚度不小于18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85124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