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波管收集极内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88987.6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任振国;王永强;张春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27 | 分类号: | H01J23/02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行波管收集极内芯结构,收集极内芯由三部分构成,位于中间的第二收集极内芯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二陶瓷片与第一收集极内芯以及第三收集极内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高效率行波管收集极内芯所收集的电子均匀的分布在了收集极内芯的内表面上,提高了散热的均匀性,并通过三级降压提高了收集极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收集极的热负载;另外,收集极内芯可直接与用于冷却的碳氟液相接触,减少了普通收集极通过陶瓷传递热量的程序,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收集极散热的效率。此外,该种高效率行波管收集极内芯重量轻,适合于各种设备,有利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波 收集 极内芯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行波管收集极内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收集极内芯由三部分构成,位于中间的第二收集极内芯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二陶瓷片与第一收集极内芯以及第三收集极内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8898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