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梁的振动频率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9165.5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吴勇;郭榜增;黄杰;汤红梅;李宪华;张泽宇;冯智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1/08 | 分类号: | G01H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梁的振动频率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由振动频率识别组件(101)、振动频率发生组件(102)组成;振动频率发生组件(102)能够在梁(1)上发出所需振动频率的频率信号,并可以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5)来发出不同频率的振动信号;振动频率识别组件(101)能够通过阻抗分析仪(4)对第二压电陶瓷片(3)进行10~10100Hz频段的扫频,利用扫频时,第二压电陶瓷片(3)感知振动信号,阻抗分析仪(4)的压电阻抗值有类似于同频共振的特性,通过扫频时振动点的图形变化,发现由介质梁(1)传来的、来自振动频率发生组件(102)所发出的振动频率信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振动 频率 识别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梁的振动频率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由共振频率识别组件(101)、共振频率发生组件(10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振频率识别组件(101)由梁(1)、第二压电陶瓷片(3)、阻抗分析仪(4)、导电银胶2(7)、红色导线1(601)、黑色导线1(602)组成;所述的共振频率发生组件(102)由梁(1)、第一压电陶瓷片(2)、信号发生器(5)、导电银胶1(6)、黑色导线2(603)、红色导线2(604)组成;第一压电陶瓷片(2)通过导电银胶1(6)粘贴在梁(1)上;第二压电陶瓷片(3)通过导电银胶2(7)粘贴在梁(1)上;红色导线1(601)的一端焊接在第二压电陶瓷片(3)的正极上,红色导线1(601)的另一端连接在阻抗分析仪(4)的正极上;黑色导线1(602)的一端焊接在梁(1)上,黑色导线1(602)的另一端连接在阻抗分析仪(4)的负极极上;红色导线2(604)的一端焊接在第一压电陶瓷片(2)的正极上,红色导线2(604)的另一端连接在信号发生器(5)的正极上;黑色导线2(603)的一端焊接在梁(1)上,黑色导线2(603)的另一端连接在信号发生器(5)的负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65916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晒型的有机复合材料
- 下一篇:碳纤维轮胎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