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增加控制灵敏度的继电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1918.5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佳;袁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61/02 | 分类号: | H01H6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加控制灵敏度的继电器结构,双金属片设置有固定架,双金属片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与双金属片连接,导板设置在滑槽中,导板内凹形成凹槽,双金属片设置在凹槽中,双金属片之间设置有电阻丝,电阻丝与双金属片连接,导板连接有顶杆,顶杆连接有补偿双金属片,补偿双金属片连接有推杆,推杆连接有连杆,推杆连接有片簧,片簧连接有动触点、弓簧和手动复位按钮,补偿双金属片和动触点之间设置有复位调节螺钉。该继电器结构通过设置缓冲弹簧来防止金属片与固定架的撞击,防止继电器的结构受到损坏,同时对金属片的端头进行了固定,使得金属片变形移动时更加精确,便于对灵敏度的控制,使得继电器的工作能够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增加 控制 灵敏度 继电器 结构 | ||
【主权项】:
基于增加控制灵敏度的继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双金属片(6),所述双金属片(6)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架(9),双金属片(6)的顶端外壁均设置有支撑架(20),支撑架(20)呈L型结构,支撑架(20)一端与双金属片(6)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设置在双金属片(6)上方,固定架(9)和双金属片(6)之间设置有导板(8),固定架(9)靠近导板(8)的端面内凹形成滑槽(18),且滑槽(18)与固定架(9)的两端连通,导板(8)的底端设置在滑槽(18)中,且导板(8)能够沿着固定架(9)进行水平移动,导板(8)的顶端内凹形成若干个凹槽,双金属片(6)的底端对应设置在凹槽中,相邻的双金属片之间设置有电阻丝(7),电阻丝(7)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双金属片(6)的中心下端连接,导板(8)的一端连接有顶杆(12),顶杆(12)远离导板(8)的一端连接有补偿双金属片(13),补偿双金属片(13)和顶杆(1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同时与补偿双金属片(13)和顶杆(12)连接,连接板(22)和固定架(9)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23),缓冲弹簧(23)同时与连接板(22)和固定架(9)连接,缓冲弹簧(23)设置在顶杆(12)下方,补偿双金属片(13)连接有推杆(3),推杆(3)一端连接有连杆(17),连杆(17)连接有调节凸轮(2)和压缩弹簧(1),且连杆(17)设置在调节凸轮(2)和压缩弹簧(1)之间,调节凸轮(2)上设置有调整转轮(21),且调整转轮(21)与调节凸轮(2)同心,推杆(3)远离连杆(17)的一端连接有片簧(16),片簧(16)连接有动触点(11)、弓簧(5)和手动复位按钮(4),且弓簧(5)和动触点(11)连接,动触点(11)和双金属片(6)之间设置有静触点(10),且静触点(10)设置在导板(8)上方,补偿双金属片(13)和动触点(11)之间设置有复位调节螺钉(14),且复位调节螺钉(14)的端头靠近补偿双金属片(13),复位调节螺钉(14)设置在顶杆(12)的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8191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