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FPGA产生1.8-2.3ns的激光脉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4696.5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4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31 | 分类号: | H01S3/131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用FPGA产生1.8-2.3ns的激光脉冲装置,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放大器、高频三极管、泵浦管组成,FPGA控制器依次与放大器、高频三极管、泵浦管相连;FPGA控制器用于产生最初的电脉冲控制信号,该信号能根据要求变频变脉宽;放大器将FPGA产生的电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增强电脉冲信号驱动能力;高频三极管并采用单独高电平电源直接驱动泵浦管,高频三极管的开通信号采用放大器的放大电路输出的电脉冲信号,经由泵浦管的驱动电路驱动泵浦管输出的就是光脉冲。FPGA控制器产生4ns左右的电脉冲,而后续的放大器和泵浦管则将光脉冲缩小到1.8-2.3ns。本实用新型阐述在FPGA控制器电信号不满足最小脉宽的情况下通过相应硬件电路的作用最终产生更窄的光脉冲信号。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fpga 产生 1.8 2.3 ns 激光 脉冲 装置 | ||
【主权项】:
采用FPGA产生1.8-2.3ns的激光脉冲装置,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放大器、高频三极管、泵浦管组成,其特征在于:FPGA控制器依次与放大器、高频三极管、泵浦管相连;FPGA控制器用于产生最初的电脉冲控制信号,该信号能根据要求变频变脉宽;放大器将FPGA产生的电脉冲信号进行放大,增强电脉冲信号驱动能力;高频三极管并采用单独高电平电源直接驱动泵浦管,高频三极管的开通信号采用放大器的放大电路输出的电脉冲信号,经由泵浦管的驱动电路驱动泵浦管输出的就是光脉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1469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