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扭梁纵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1894.4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康;杨忠学;龚小彬;陈志洋;江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25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扭梁纵臂结构,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提供一种便于制造的后扭梁纵臂结构。后扭梁纵臂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纵臂主体和轮毂轴支架,纵臂主体包括纵臂主体端面,纵臂主体的轴线在纵臂主体端面处的切线与纵臂主体端面垂直,轮毂轴支架为平板结构,轮毂轴支架与纵臂主体端面贴合,轮毂轴支架与纵臂主体的外壁焊接。轮毂轴支架与纵臂主体端面贴合即确定了轮毂轴支架沿纵臂主体轴向的焊接位置,轮毂轴支架焊接位置找正容易。轮毂轴支架与纵臂主体的外壁焊接的焊缝为绕纵臂主体一周的焊缝,纵臂主体受热均匀,焊接变形较小,并且焊接变形不会造成纵臂主体弯曲,利于保证后扭梁纵臂的制造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后扭梁纵臂 结构 | ||
【主权项】:
后扭梁纵臂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纵臂主体(1)和轮毂轴支架(2),其特征在于:纵臂主体(1)包括纵臂主体端面(3),纵臂主体(1)的轴线在纵臂主体端面(3)处的切线与纵臂主体端面(3)垂直,轮毂轴支架(2)为平板结构,轮毂轴支架(2)与纵臂主体端面(3)贴合,轮毂轴支架(2)与纵臂主体(1)的外壁焊接;轮毂轴支架(2)上设置有与纵臂主体端面(3)位置对应的焊接孔(4),焊接孔(4)的孔壁与纵臂主体端面(3)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未经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818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出风口结构及具有该出风口的空调器
- 下一篇:空调信号采集补偿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