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薄膜电晕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4630.7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1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彪;汪泽富;邵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薄膜电晕处理装置,包括电晕处理辊、导辊、冷凝辊及电极发生器,导辊和冷凝辊分别位于电晕处理辊的左右两侧上方,电极发生器与电晕处理辊底部位置相对,电容薄膜由导辊牵引绕过电晕处理辊底部,经电晕处理辊与电极发生器的电晕作用后,经冷凝辊导出。该装置还包括鸭嘴状空气刀,空气刀介于导辊与电晕处理辊之间,其鸭嘴尖端留有开口缝隙,并正对着电容薄膜与电晕处理辊接触面的背面,空气压力由鸭嘴尖端缝隙传出,使得电容薄膜紧贴于电晕处理辊表面。本实用新型将电容薄膜压紧于电晕处理辊接触表面,不仅有效保证电晕处理效果,而且能使得电容薄膜不容易被损坏,同时,还减小操作难度,省时省力。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薄膜 电晕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电容薄膜电晕处理装置,包括电晕处理辊(1)、导辊(2)、冷凝辊(3)及电极发生器(4),导辊(2)和冷凝辊(3)分别位于电晕处理辊(1)的左右两侧上方,电极发生器(4)与电晕处理辊(1)底部位置相对,电容薄膜(5)由导辊(2)牵引绕过电晕处理辊(1)底部,经电晕处理辊(1)与电极发生器(4)的电晕作用后,经冷凝辊(3)导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鸭嘴状空气刀(6),空气刀(6)介于导辊(2)与电晕处理辊(1)之间,其鸭嘴尖端留有开口缝隙,并正对着电容薄膜(5)与电晕处理辊(1)接触面的背面,空气压力由鸭嘴尖端缝隙传出,使得电容薄膜(5)紧贴于电晕处理辊(1)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08463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和无源发光织物
- 下一篇:一种膀胱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