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豆菌与乳酸菌共发酵制备米发糕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50983.0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2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薇薇;阮晖;何李琳;张哲滔;莫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05 | 分类号: | A23L1/105;C12N15/03;C12N15/01;C12R1/07;C12R1/2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豆菌与乳酸菌共发酵制备米发糕的方法,包括:将产纳豆激酶兼吡咯喹啉醌的纳豆芽孢杆菌10261和10263分别进行亚硝基胍诱变,然后混合二者诱变后代,进行细胞融合传代培养,并在基因组重排技术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底物诱导适应性策略,高通量筛选得到高产纳豆激酶兼吡咯喹啉醌的纳豆芽孢杆菌;将干酪乳杆菌进行亚硝基胍诱变,从中筛选出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的干酪乳杆菌;将筛选出的纳豆芽孢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共发酵糯米汁,发酵后经蒸煮后得到富含纳豆激酶和吡咯喹啉醌的米发糕。本发明得到的米发糕中,吡咯喹啉醌含量达到99-185ng/mL,纳豆激酶活力达到830-1300U/mL。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豆菌 乳酸菌 发酵 制备 发糕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纳豆菌与乳酸菌共发酵制备米发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产纳豆激酶兼吡咯喹啉醌的纳豆芽孢杆菌10261和纳豆芽孢杆菌10263分别进行亚硝基胍诱变;然后混合二者诱变后代,进行细胞融合传代培养,高通量筛选得到高产纳豆激酶兼吡咯喹啉醌的纳豆芽孢杆菌,命名为纳豆芽孢杆菌BN‑NKPQQ‑RWX‑311;2)、将干酪乳杆菌进行亚硝基胍诱变,从中筛选出甲硫氨酸营养缺陷型的干酪乳杆菌,命名为干酪乳杆菌LcS‑Met‑;3)、将纳豆芽孢杆菌BN‑NKPQQ‑RWX‑311和干酪乳杆菌LcS‑Met‑共发酵糯米汁,发酵后经蒸煮工艺后得到富含纳豆激酶和吡咯喹啉醌的米发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509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