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色金属连续铸轧挤一体化加工成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3957.2 | 申请日: | 2014-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石路;王顺成;曹富荣;刘相华;郑开宏;温景林;那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C37/00 | 分类号: | B21C37/00;B22D11/06;B21C23/02;B21C25/02;B21C2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有色金属连续铸轧挤一体化加工成型装置及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此发明是将铸造、轧制及挤压加工方法合而为一,形成一体化、连续化的加工成型技术。可应用于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锡合金、铅合金等材料成型;解决了连续铸轧中的塑性变形小、晶粒粗大的问题,又解决了连续铸挤时金属剪切变形较大,使塑性较低的金属难以成型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机架,铸挤靴、挤压成型装置、凹辊、凸辊、驱动机构及冷却系统;其结构要点铸挤靴和挤压成型装置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挤压成型装置上设置有挤压模具,由驱动机构驱动的凹辊和凸辊位于铸挤靴和挤压模具之间,且凹辊在上、凸辊在下,其中心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金属 连续 铸轧挤 一体化 加工 成型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有色金属连续铸轧挤一体化加工成型装置,包括机架,铸挤靴(1)、挤压成型装置(15)、凹辊(10)、凸辊(16)、驱动机构及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铸挤靴(1)和挤压成型装置(15)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挤压成型装置(15)上设置有挤压模具(13),由驱动机构驱动的凹辊(10)和凸辊(16)位于铸挤靴(1)和挤压模具(13)之间,且凹辊(10)在上、凸辊(16)在下,凹辊(10)和凸辊(16)的中心连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的铸挤靴(1)的一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上弧形槽和下弧形槽,该上弧形槽与凹辊(10)的外沿面接触,下弧形槽与凸辊(16)的外沿面接触;凹辊(10)凹槽的宽度与凸辊(16)的厚度相应,竖向上凹辊(10)凹槽的底部与凸辊(16)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凹辊(10)和凸辊(16)的侧方设置的挤压成型装置(15)上具有挤压模具(13),该挤压模具(13)的一侧具有上弧面(22)和下弧面(26),沿上弧面(22)还设置有一挡料鼻(21),挡料鼻(21)的形状与凹辊(10)的凹槽相对应,即挡料鼻(21)的外表面与凹辊(10)的凹槽面接触,以及挤压模具(13)的上弧面(22)与凹辊(10)的外沿面接触,挤压模具(13)的下弧面(26)与凸辊(16)面接触;所述挡料鼻(2101)的前端设置有一突出部,该突出部的端面与水平相垂直,在突出部的端面上设置有挤压入口(25),挤压入口(25)位于凹辊(10)竖向上的最低点或凸辊(16)竖向上的最高点处,在挤压模具(13)的内部还设置有挤压孔(24)和挤压出口(23),挤压入口(25)、挤压孔(24)及挤压出口(23)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水平,挤压孔(24)的面积均小于挤压入口(25)和挤压出口(23)的面积,挤压出口(23)与挤压模具(13)和挤压成型装置(15)内的出料通道依次连通;挡料鼻(21)的突出部与凹辊(10)、凸辊(16)及铸挤靴(1)的上弧形槽之间形成的空间为流变铸造型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东北大学;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0395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磨机筒体衬板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制油罐车防波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