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季稻育苗机插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3891.7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时凤;王宜坤;解清;张昌江;华胜;郭自云;韩元标;蒋光月;姚自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季稻育苗机插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早稻培育:1-2月做苗床,建棚,基质的配制,秧盘选硬盘规格为28*58*2.5cm,每亩用20-25个,播种,苗期管理;双季晚稻培育:4-5月做苗床,基质的配制,秧盘选硬盘规格为28*58*2.5cm,每亩用26~30个,播种,苗期管理;早稻机插与管理;双季晚稻机插与管理。本发明早稻和晚稻的秧苗培育选用熟化的有机营养土做基质,为秧苗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对环境污染小;水稻机插后施足复合肥,及早追施分蘖肥和封闭除草,重施拔节促花肥,做好纹枯病的防治,及时收割,针对早稻和晚稻育秧苗时间的差异,做好水稻的施肥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结实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季稻 育苗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双季稻育苗机插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早稻壮秧培育:1‑2月做苗床,建棚,基质的配制,秧盘选硬盘规格为28*58*2.5cm,每亩用20‑25个,播种,苗期管理;(2)双季晚稻壮秧培育:4‑5月做苗床,基质的配制,秧盘选硬盘规格为28*58*2.5cm,每亩用26~30个,播种,苗期管理;(3)大田栽培管理:(3‑1)早稻机插与管理:早春3月底4月初,让茬旋耕,施足基肥:亩45%复合肥35‑40kg,沉淀1‑2天待插;按30×11cm或30×12cm,亩插1.85‑2.02万穴,每穴插4‑5苗,亩插8‑10万苗;机插后2‑3天内,及时灌浅水层,灌水后立即亩用30%丙卞120g或50%丙草胺油乳剂100ml加10%吡嘧黄隆20g,拌尿素8‑10kg均匀全田撒施,药肥后保持5‑7cm水层10‑15天;每穴茎蘖苗达到10‑12株时排水烤田;烤田结束后灌水,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定1cm时,亩追施45%N‑K复合肥15kg;早稻封行后,纹枯病病株率达5%时亩用24%满穗20ml对水30kg对稻株中下部喷雾;在破口前3‑5天,巧施保花肥,亩尿素3‑5kg钾肥2‑3kg;早稻黄熟率达到90%机收,让茬晚稻机插;(3‑2)双季晚稻机插与管理:6月底或7月上中旬,让茬旋耕,施足基肥:亩45%复合肥35‑40kg,沉淀1‑2天待插;按30×12cm或30×12cm,亩插1.85‑2.02万穴,每穴插5‑6苗,亩插10‑12万苗;及时灌浅水层,灌水后立即亩用30%丙卞120g或50%丙草胺油乳剂100ml加10%吡嘧黄隆20g,拌尿素8‑10kg均匀全田撒施,药肥后保持5‑7cm水层10‑15天;每穴茎蘖苗达到10‑12株时排水烤田;烤田结束后灌水,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定1cm时,亩追施45%N‑K复合肥15kg;双季晚稻封行后,纹枯病病株率达5%时亩用24%满穗20ml对水30kg对稻株中下部喷雾;破口前15天,亩用75%肟菌戊唑醇20g对水30kg喷雾防治稻曲病;破口前3‑5天,施保花肥亩尿素3‑5kg钾肥2‑3kg,亩用24%满穗30ml加10%阿维氟酰胺10ml加25%吡呀酮20g加有机硅10g对水45kg喷雾防治螟虫、稻纵3代、飞虱3代及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晚稻黄熟率达到100%时机收烘干贮运销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7389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