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及其单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9247.3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箐;丁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C07K16/12;C12N5/20;C12R1/91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用于该方法的两株由同一次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产生的抗副溶血性弧菌的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副溶血性弧菌结合。它由小鼠杂交瘤细胞系3G9E9G3H7,CGMCC No.8003或3G9F7D5C9,CGMCC No.9010所产生。本发明还提供了抗副溶血性弧菌的单克隆抗体的用途。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溶血 弧菌 方法 及其 | ||
【主权项】:
一种体外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测样品加样于包被有捕捉抗体的固相载体,从而使待测样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与固相载体上的捕捉抗体结合,形成带有“副溶血性弧菌‑捕捉抗体”二元复合物的固相载体;所述的捕捉抗体是特异性地结合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单克隆抗体3G9F7D5C9,所述的单克隆抗体3G9F7D5C9由小鼠杂交瘤细胞系3G9F7D5C9,CGMCC No.9010产生;(b)将检测抗体加样于(a)获得的固相载体,从而形成带有“检测抗体‑副溶血性弧菌‑捕捉抗体”三元复合物的固相载体;所述的检测抗体是特异性地结合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单克隆抗体3G9E9G3H7,所述的单克隆抗体3G9E9G3H7由小鼠杂交瘤细胞系3G9E9G3H7,CGMCC No.8003产生,且所述的单克隆抗体3G9E9G3H7携带一可检测标记物;和(c)检测三元复合物中的可检测标记物,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存在与否以及存在的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0924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