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0584.1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8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钢;李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28 | 分类号: | B03C3/28;B03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荷电粉尘捕集装置、粉尘荷电装置和粉尘汇集装置;通过摩擦使得相应材料表面产生静电,吸附原本带有正或负电荷(或通过驱动粉尘在狭小空间中高速运动,颗粒与颗粒间、颗粒与设置的障碍物间相互碰撞而带上正或负电荷)的粉尘颗粒吸附其上而被捕集。本发明无需采用外部高压电源提供粉尘荷电功能,并且无需传统静电除尘器必须的振打装置,可明显降低能耗及设备成本,尤其是在针对原粉尘颗粒已带电荷的情况下,极其具有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除尘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荷电粉尘捕集装置、粉尘荷电装置和粉尘汇集装置;所述荷电粉尘捕集装置包括固定栅板组Ⅰ(1)、固定栅板组Ⅱ(2)、活动栅板组Ⅰ(3)、活动栅板组Ⅱ(4)、固定板(5)、推拉杆(6)、竖直推拉框板(7)、水平推拉框板(8)、水平隔板(20)、活动挡板(21)、助力压簧(22)、竖直隔板(23)、外框(24)、集尘孔(25)、推拉板(26);其中,固定栅板组Ⅰ(1)中各板厚度和间距、活动栅板组Ⅰ(3)中各板厚度和间距使得固定栅板组Ⅰ(1)与活动栅板组Ⅰ(3)刚好能相互接触性嵌入且可相对滑动,固定栅板组Ⅱ(2)中各板厚度和间距、活动栅板组Ⅱ(4)中各板厚度和间距使得固定栅板组Ⅱ(2)与活动栅板组Ⅰ(3)刚好能相互接触性嵌入且可相对滑动,固定栅板组Ⅰ(1)、固定栅板组Ⅱ(2)、活动栅板组Ⅰ(3)、活动栅板组Ⅱ(4)组由固定板(5)固定;推拉杆(6)、竖直推拉框板(7)、水平推拉框板(8)组成活动栅板组Ⅰ(3)、活动栅板组Ⅱ(4)的推拉组件,由水平推拉框板(8)与活动栅板组Ⅰ(3)、活动栅板组Ⅱ(4)上的固定板(5)连接;水平隔板(20)位于荷电粉尘捕集装置进风端下部,并固定于固定栅板组Ⅱ(2)的最下部的单元板端部,活动挡板(21)设置于固定栅板组Ⅰ(1)、固定栅板组Ⅱ(2)的外侧,并与推拉板(26)的一端相连,推拉板(26)的另一端与活动栅板组Ⅰ(3)、活动栅板组Ⅱ(4)的内侧相连,活动挡板(21)上设置有助力压簧(22),竖直隔板(23)设置于荷电粉尘捕集装置进风端、固定栅板组Ⅱ(2)的外侧,整个荷电粉尘捕集装置位于外框(24)内,外框(24)的出风端底部开有两个集尘孔(25);所述粉尘荷电装置由风机(14)、渐缩变径锥管(15)、平直管(16)、渐扩变径锥管(17)、栅网组(27)、栅网连接轴(28)组成;其中,渐缩变径锥管(15)和渐扩变径锥管(17)连接于平直管(16)的两端,风机(14)的出风端与渐缩变径锥管(15)的大径端相连,栅网组(27)设置于平直管(16)内,栅网连接轴(28)上设有栅网组(27);所述粉尘汇集装置包括皮带(9)、皮带轮(10)、电机(11)、皮带挡板(12)、粉尘收集槽(13)、刮板(18)、皮带轮轴(19);其中,位于进风端的皮带轮(10)通过皮带轮轴(19)与电机(11)的转轴连接,皮带挡板(12)设置于皮带(9)两侧,位于出风端的皮带轮(10)通过轴置于皮带挡板(12)上,刮板(18)设置于皮带(9)的下部并固定于外框(24)底部的集尘孔(25)上方;皮带(9)、皮带轮(10)、皮带挡板(12)、刮板(18)为两组且平行设置,分别位于固定栅板组Ⅰ(1)、固定栅板组Ⅱ(2)两侧的下部,粉尘收集槽(13)置于外框(24)底部的集尘孔(25)下方;除粉尘收集槽(13)外,整个粉尘汇集装置置于外框(24)内、荷电粉尘捕集装置的下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4058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