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方法及其效果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8573.5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5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亿;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方法及其效果的评价方法,它涉及一种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方法及其效果的评价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松花江鱼类资源退化、鱼类物种多样性下降的问题。方法:一、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目标区域的选择;二、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鱼巢材料的选择;三、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鱼巢设置方法;四、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鱼卵孵化;五、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鱼苗放流。本发明应用于湿地生态恢复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人工 恢复 松花江 鱼类 资源 方法 及其 效果 评价 | ||
【主权项】:
一种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设置竹杆:在目标区域内的适当位置每隔1.5m插入一根长度为2.5m~3.0m的竹杆且竹杆的末端插入底泥的长度为50cm~80cm,竹杆的顶端露出水面1m~1.5m;然后在水面下20cm~30cm处,采用直径为1mm~1.5mm的铁丝线将竹杆串连起来;将竹杆呈直线排列,每一列编为1组,每隔5m平行设置1组,每组长度150m~200m;所述目标区域为江河水域的天然鱼类产卵场;所述适当位置为距岸边10m~50m,平均水深为0.5m~1.5m的区域;二、设置鱼巢:在适当时间设置鱼巢,可分为两种方式①将草质鱼巢材料、根质鱼巢材料或网质鱼巢材料捆扎成束即为鱼巢,然后用棉线将鱼巢固定在铁丝线上,相邻两个鱼巢间隔20cm;②将枝质鱼巢材料斜插入底泥中,与底泥上表面呈60°角,每一根枝质鱼巢材料即成为1个鱼巢,将鱼巢沿直线相互平行斜插入底泥中且鱼巢没入水面下5cm~10cm,相邻两个鱼巢间隔30cm,每100根编为1组,每隔10m平行设置1组;所述适当时间为天然鱼类产卵盛期前1d~2d向产卵场的岸边浅水区洄游时;所述草质鱼巢为江河沿岸的芦苇、羊草和杂草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根质鱼巢为江河沿岸被“桃花水”冲涮过的柳树根须和杨树根须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枝质鱼巢为江河沿岸的柳树枝和杨树枝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网质鱼巢为江河沿岸捕捞生产中废弃的聚乙烯网片、网线和网绳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三、鱼卵孵化:在步骤一所述的目标区域内的适当水区平行设置2~3排网箱,每一排5~10个网箱,网箱规格为5m×6m×2m,网目规格为60目/cm2,每一排相邻的两个网箱的间距为2m,相邻两排网箱的间距为5m;然后把已附着鱼卵的步骤二设置的鱼巢收集起来,经药物消毒后放入网箱集中孵化;鱼卵孵化期间,每天药物消毒1次;所述适当水区是水流平缓、平均水深1.5m~2m的背风向阳区域;四、鱼苗放流:待步骤三网箱中孵化出的鱼苗,人工培育成幼鱼后,再放生到江河水域中,完成设置人工鱼巢恢复松花江鱼类资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0857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坛子肉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玛咖保健食品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