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差分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8259.0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卓;王典洪;张祥丽;罗林波;陈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H04B1/7136 | 分类号: | H04B1/7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周宗贵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差分跳频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通过频谱感知功能发现频谱空洞,并将通信性能差的“坏频点”和通信性能好并且无信号的“替代点”同时编入发送帧头,以实现频率集自适应更新,最终完成差分跳频。本发明将认知无线电引入差分跳频通信方法,提出具有认知能力的差分跳频网络,在使用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频谱感知得到频谱空洞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频带干扰或占用情况动态优化频率集中的频点,使得频率集中的频点保持相对洁净,提高差分跳频网络抗部分频带干扰和抗多音干扰的性能;对特定帧头的修改来传输感知到的频率通告信息,不会明显增加网络负载,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认知 无线电 差分跳频 通信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差分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和发射流程,其中,所述的发射流程为:(1a)产生跳频序列、频率合成信号以及跳频频率信号,将三者合成为发送信号,滤去频率集外的信号以得到差分跳频信号;其中,跳频序列通过以下步骤产生:(a01)设置探测频带范围以及干扰温度限,在探测频带范围内对各频点进行噪声检测:对于每个频点,若当前所检测的频点所对应信道的噪声高于或等于干扰温度限,则该频点所对应信道的通信性能差,并将该频点标记为坏频点;若当前所检测的频点所对应信道的噪声低于干扰温度限,则该频点所对应信道的通信性能好,并识别该频点所对应信道中是否有信号,若未发现信号,则将该频点标记为替代点,若发现信号,则丢弃该频点;各频点噪声检测完成后,所有的替代点的集合为频率集;(a02)为待发送的串行比特数据序列添加帧头,所述的帧头包括坏频点、替代点和校验位;(a03)将添加帧头的待发送的串行比特数据序列转换为并行比特数据序列;(a04)将添加帧头的并行比特数据序列经过G函数进行映射转换为跳频序列;(1b)将跳频序列、频率合成信号以及跳频频率信号合成为发送序列,滤去频率集外的信号以得到差分跳频信号;(1c)通过帧头所记载的替代点频点发送差分跳频信号;所述的接收流程为:(2a)在频率集范围内接收差分跳频信号;(2b)将差分跳频信号转换为中频信号;(2c)将中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2d)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2e)从频域信号中提取载频信息;(2f)对载频信息进行译码得到并行比特数据;(2g)将并行比特数据转换为串行比特数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5825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