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稻区土壤肥力和鲜草产量的绿肥混播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83003.8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允青;唐杉;郭熙盛;武际;汪根火;刘英;张智;吴立蒙;李虹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稻区土壤肥力和鲜草产量的绿肥混播栽培方法。操作步骤如下:(1)绿肥播种前施肥;(2)在日平均温度15℃以上条件下,将苕子和油菜混合播撒;(3)在田块内开横沟、边沟和腰沟,使沟沟相通,相邻横沟之间的畦面覆土,绿肥生长期应排渍抗旱;(4)将进入盛花期的苕子、进入花荚期的油菜翻压入土,翻压10~15天,即可进行常规耙田、施肥和水稻移栽。豆科的苕子与非豆科的油菜混播,相互活化利用养分,充分利用水稻栽插前的光热条件,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同时提高后茬水稻产量、改善稻谷品质、培肥地力,改善环境,对我国再次兴起的绿肥发展将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土壤肥力 产量 绿肥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提高稻区土壤肥力和鲜草产量的绿肥混播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绿肥播种前,每亩均匀撒施尿素2~3公斤、磷酸钙20~30公斤、氯化钾4~6公斤和硫酸锌0.5公斤;(2)在日平均温度15℃以上条件下,将苕子2.0~2.5公斤/亩、油菜0.15~0.2公斤/亩混合播撒;(3)开沟覆土灌溉排涝:在田块内开间距200~250厘米的横沟,横沟沟宽20厘米,沟深10~15厘米,相邻横沟之间的畦面覆土厚度1.3~1.6厘米;还开设边沟和腰沟,边沟和腰沟比横沟深3~5厘米,做到沟沟相通;绿肥生长期应排渍抗旱,(4)将进入盛花期的苕子、进入花荚期的油菜翻压入土,翻压10~15天,即可进行常规耙田、施肥和水稻移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8300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