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2927.3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0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绍平;梁佳;张微;王会涛;王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348 | 分类号: | C01B32/34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赵连明,梅洪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掺杂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的范畴。将粉碎的含碳原料与KOH混合,得到碱炭混合物;在惰性气体或混合气体的气氛中,常压条件下,以2~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850℃,活化0.5~4h;将活化炉冷却至25~400℃,引入脱插试剂与活化产物中的金属钾发生反应,直至金属钾反应完全;将活化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固体物料;将固体物料先用盐酸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的pH为6~7,干燥,得到掺杂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本发明通过引入脱插试剂,将特定杂原子或杂原子基团引入到活性炭中,实现了金属钾安全转化,得到具有特定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的掺杂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表面积 活性炭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掺杂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粉碎的含碳原料与KOH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得到碱炭混合物;在惰性气体或混合气体气氛中,常压条件下,以2~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850℃,活化0.5~4h;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活化炉冷却至25~400℃,引入脱插试剂与活化产物中的金属钾发生反应,直至金属钾反应完全,停止引入脱插试剂;将活化炉冷却至室温,取出固体物料;将固体物料先用盐酸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的pH达到6~7为止;干燥,即得到掺杂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所述的脱插试剂为含氧物质、含氮物质、含硼物质、含硫物质、含磷物质、含卤素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的含氧物质为氧气、空气、过氧化氢、甲醇、乙醇、丙醇、甲酸、醋酸;所述的含氮物质为氨气、甲胺、乙胺、丙胺、二甲胺、二乙胺;所述的含硼物质为乙硼烷、丁硼烷;所述的含硫物质为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所述的含磷物质为磷化氢;所述的含卤素物质为氟气、氯气、溴、碘、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碘化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4292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