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物纳米线型电光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9089.4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2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苗蕾;陈如;程浩亮;衣笠直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物纳米线型电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物纳米线通过改性剂与油性介质共混进行胶囊化,再把纳米线胶囊分散于聚合物成膜剂中,将其涂覆在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塑料或玻璃衬底上,干燥后再夹上另一块具有透明电极的塑料或玻璃衬底,最后经过通风干燥后即得到纳米线型电光薄膜。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得到的新型电光节能薄膜贴在玻璃上获得电光节能玻璃,这种新型智能电光节能玻璃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装潢领域以及医疗卫生、政府机关、安保等诸多方面,通过调控电压对室内阳光透过率进行调控,主动性好、节能效率高、性能稳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纳米 线型 电光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氧化物纳米线型电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氧化物纳米线加入至油性介质中,搅拌10‑30min,所述氧化物纳米线与油性介质的质量比为1:2~1:9;所述氧化物纳米线选自ZnO、AZO、ATO、ITO、GZO、WO3、TiO2或VO2纳米线;所述油性介质选自油酸、油胺、聚醚、甲基丙烯酸甲酯、液晶中的一种;b、形成微胶囊结构后继续搅拌,并加入改性剂1;所述的改性剂1与氧化物纳米线的质量比为0.02:1~0.2:1;c、将步骤b得到的尺寸在1‑10微米之间的微胶囊加入到聚合物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改性剂2,搅拌10‑30min得到混合溶液;所述聚合物与氧化物纳米线的质量比为1:1~2:1;所述去离子水、改性剂2与氧化物纳米线的质量比为0.3~0.6:0.02~0.2:1;所述改性剂1、改性剂2分别选自PVP、PEG、OP‑10、六偏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聚合物选自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氨基树脂或水性醇酸树脂中的一种;d、将步骤c中得到的混合溶液涂覆于导电塑料薄膜或玻璃衬底上;e、常温下干燥15‑60min后再夹上另一块导电塑料薄膜或玻璃衬底;f、将步骤e得到的夹层薄膜样品在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衬底边缘涂覆上导电电极,得到纳米线型电光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3908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机闪光灯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眨眼检测功能的智能眼镜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