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水极性法促进剂M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15291.3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6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任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凯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72 | 分类号: | C07D27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朱广存;陈晓宇 |
地址: | 3363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非水极性法促进剂M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在溶解釜内用85-95%的甲醇将粗M溶解;(2)将甲醇用水稀释至65-75%,使噻唑类树脂在非极性溶剂中分离;(3)加入二甲苯萃取甲醇中剩余的噻唑类树脂;(4)将甲醇稀释至40-60%,并且使其温度降至40℃以下,使提纯后的促进剂M析出;(5)用离心机脱去溶剂,并洗净;(6)烘干后包装。1、本生产工艺不需要硫酸和氢氧化钠以及双氧水,每吨大约减少2000元成本;2、提纯粗促进剂M的过程中没有使用鼓风机,只是溶解和改变溶剂的含量来分离噻唑类树脂,所以提纯的过程中没有工艺废气产生;3、溶剂按照一定顺序蒸馏后循环使用,不需要加入水,没有废水产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促进剂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非水极性法促进剂M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溶解釜内用浓度为85‑95%的甲醇将粗M溶解;(2)将溶解了粗M后的甲醇用水稀释至浓度为65‑75%,然后使噻唑类树脂在非极性溶剂中分离;(3)加入二甲苯萃取甲醇中剩余的噻唑类树脂;(4)继续将甲醇稀释至浓度为40‑60%,并且使其温度降至40℃以下,使提纯后的促进剂M析出;(5)用离心机脱去溶剂,并洗净;(6)烘干后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凯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凯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1529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