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器、车辆悬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0789.0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6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丁都都;谷玉川;李奕宝;林家荣;雷芳;刘勇奎;陈伟斌;许阳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朱业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器、车辆悬架及车辆,该减振器包括贮油缸、工作缸、设置在所述工作缸中的活塞组件、一端与所述活塞组件连接的活塞杆、缸底座及设置在所述缸底座上的底阀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将所述工作缸分成上腔和下腔,所述底阀组件设置在所述下腔中,所述缸底座与所述贮油缸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组件包括第一底阀组件、第二底阀组件及连接杆,所述第二底阀组件设置在所述缸底座上,所述连接杆支撑在所述第一底阀组件与所述第二底阀组件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底阀组件与所述第二底阀组件之间形成子腔,所述第一底阀组件所产生的阻尼力小于所述第二底阀组件所产生的阻尼力。本发明的减振器能够兼顾车辆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车辆 悬架 | ||
【主权项】:
一种减振器,包括贮油缸、设置在所述贮油缸内部的工作缸、设置在所述工作缸中的活塞组件、一端与所述活塞组件连接的活塞杆、缸底座及设置在所述缸底座上的底阀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将所述工作缸分成上腔和下腔,所述底阀组件设置在所述下腔中,所述缸底座与所述贮油缸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组件包括第一底阀组件、第二底阀组件及连接杆,所述第二底阀组件设置在所述缸底座上,所述连接杆支撑在所述第一底阀组件与所述第二底阀组件之间,以在所述第一底阀组件与所述第二底阀组件之间形成子腔,其中,所述第一底阀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阀片、第一补偿阀片、第一阀体及第一截流阀片,所述第一阀片的中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一补偿阀片的中部及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补偿孔及多个第一补偿缺口,所述第一流通孔与所述第一补偿孔连通,所述第一阀体包括形成在边缘位置的第一外环形凸缘及形成在中部位置的第一内环形凸缘,所述第一补偿阀片遮盖在所述第一外环形凸缘及所述第一内环形凸缘之上,以在所述第一补偿阀片与所述第一阀体之间形成第一外腔和第一内腔,所述第一补偿孔与所述第一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补偿缺口连通在所述上腔与所述第一外腔之间,所述第一阀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内腔及所述第一外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内部阀体孔及第一外部阀体孔,所述第一截流阀片的边缘位置开设有第一截流缺口,所述第一截流缺口连通在所述子腔与所述第一内部阀体孔之间,所述第一外部阀体孔与所述子腔直接连通,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工作缸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底阀组件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二阀片、第二补偿阀片、第二阀体、第二截流阀片及高速阀片,所述第二阀片的中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补偿阀片的中部及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二补偿孔及多个第二补偿缺口,所述第二流通孔与所述第二补偿孔连通,所述第二阀体包括形成在边缘位置的第二外环形凸缘及形成在中部位置的第二内环形凸缘,所述第二补偿阀片遮盖在所述第二外环形凸缘及所述第二内环形凸缘之上,以在所述第二补偿阀片与所述第二阀体之间形成第二外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补偿孔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补偿缺口连通在所述上腔与所述第二外腔之间,所述第二阀体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内腔及所述第二外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内部阀体孔及第二外部阀体孔,所述第二截流阀片的边缘位置开设有第二截流缺口,所述第二截流缺口连通在所述贮油缸与所述第二内部阀体孔之间,所述第二外部阀体孔与所述贮油缸直接连通,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工作缸密封连接;在所述减振器的同一压缩行程中,所述第一底阀组件所产生的阻尼力小于所述第二底阀组件所产生的阻尼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1078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周转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链条传动式高档客车制动间隙从动调整机构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