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壁下沉通道式隧道中隔墙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5266.5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慧;任兆丹;陈雪锋;张双茁;何伟奇;陈俊伟;李元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壁下沉通道式隧道中隔墙,包括中导洞、中隔墙主体、上部通道、下部通道、左侧通道、右侧通道以及后浇封顶结构;所述中导洞位于两个正洞隧道之间,所述中隔墙主体的底部以面触壁的方式与所述中导洞的下部岩体接触,所述中隔墙主体的上部呈犄角状,并支撑于所述中导洞的顶部;所述上部通道位于所述中隔墙主体中部的上端,所述下部通道位于所述中隔墙主体中部的下端;所述后浇封顶结构设于所述中隔墙主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上部通道上方。本发明涉及建造触壁下沉通道式隧道中隔墙的方法。所述触壁下沉通道式隧道中隔墙通过上述结构,使其具有省投资、利排水、易施工、难变形、少病害、可通风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下沉 通道 隧道 隔墙 及其 建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触壁下沉通道式隧道中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导洞、中隔墙主体、上部通道、下部通道、左侧通道、右侧通道以及后浇封顶结构;所述中导洞位于两个正洞隧道之间,且其高度低于所述正洞隧道,所述中隔墙主体的底部以面触壁的方式与所述中导洞的下部岩体接触,所述中隔墙主体的上部呈犄角状,并支撑于所述中导洞的顶部;所述上部通道位于所述中隔墙主体中部的上端,所述下部通道位于所述中隔墙主体中部的下端,所述左侧通道位于所述中隔墙主体的左侧,所述右侧通道位于所述所述中隔墙主体的右侧,所述上部通道、所述下部通道、所述左侧通道以及所述右侧通道与所述正洞隧道的贯通方向一致;所述后浇封顶结构设于所述中隔墙主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上部通道上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8526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沿空留巷开采支护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摘挂吊环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