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鳍吻鮈苗种养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73826.5 申请日: 2014-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4054611A 公开(公告)日: 2014-09-24
发明(设计)人: 管敏;胡美宏;肖衎;刘勇;鲁雪报;郭文韬;曲焕韬;李莎;倪勇;杨元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姜荣华
地址: 44310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长鳍吻鮈苗种培育技术,包括一级培育、二级培育和三级培育,成功突破长鳍吻鮈苗种培育技术的关键,建立了一套的长鳍吻鮈苗种培育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使用传统的苗种培育方法培育长鳍吻鮈幼苗时所造成长鳍吻鮈苗种生长发育缓慢、苗种抗病能力弱、成活率低等问题,显著提高了长鳍吻鮈苗种的生长发育速度、抗病能力和成活率,显著增加了长鳍吻鮈幼苗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长鳍吻鮈 苗种 养殖 方法
【主权项】: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一级培育、二级培育和三级培育,具体包括下列步骤:(1)一级培育一级培育用于1日龄~20日龄长鳍吻鮈苗种的静水培育,主要包括适口生物饵料的培育——静水微生态系统构建——筛滤生物饵料投喂;1~3日龄的早期仔鱼处于垂游期,主要依靠卵黄囊作为营养源,卵黄囊呈长囊袋状,前部钝圆,后端尖细,随着日龄增加不断消耗变小;4~5日龄仔鱼鱼鳔出现并开始充气,可在水体中上层平游;6~7日龄仔鱼肠道和肛门贯通,鱼苗沉入池底开始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开口饵料主要为小球藻和轮虫;8~20日龄阶段苗种的适口生物饵料依然主要为小球藻和轮虫;适口生物饵料的培育,利用露天水泥池作为生物饵料的培育设施,向露天水泥池中加入发酵鸡粪60~100kg,加水至水泥池总载水量的1/5~1/4,搅拌,使发酵鸡粪充分溶解于水中,为小球藻和轮虫提供营养物质;静水微微生态系统构建,模拟露天培育生物饵料的水泥池中的生态系统环境,在直径6~8m的一级培养池中水位至20~30cm,再以每天按0.3~0.5L/m3的用量向一级培养池中泼洒“肥水肽”,保证水体中有足够量的有机营养物质,每隔一天按照2~5g/m3的用量一级培养池中补充添加经红糖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降低池中氨氮浓度;每天从培育生物饵料的水泥池中抽取30~50L的水,经过80目浮游生物筛过滤后,泼洒至一级培养池内;每天24小时连续向水体中曝气增氧,7天之后,一级培养池内形成以小球藻、轮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它有益菌为主的微生态系统,此时,将2日龄的长鳍吻鮈仔鱼转入水体中进行培育;筛滤生物饵料投喂,在长鳍吻鮈仔鱼6~7日龄时,每天用200目筛网从露天生物饵料池中滤取小球藻和生物饵料,用清水冲洗生物饵料至塑料桶内,再用80目筛网过滤,即可投喂; (2)二级培育二级培育是用于21日龄~40日龄长鳍吻鮈苗种的培育,利用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生态系统静水培育模式,主要包括生物絮团的培育——筛滤生物饵料投喂;生物絮团的培育,在长鳍吻鮈苗种8~9日龄时,开始在直径为10~12m的二级培养池中培育生物絮团,培育方法为:向二级培养池中加水至40~50cm,连续11~12d 按照1.5~3g/m3的量向二级培养池水体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利菌多,将21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鮈苗种转入池中后停止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利菌多,同时,向二级培养池水体中持续添加碳源和氮源,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硫酸铵,直至该长鳍吻鮈苗种生长到40日龄,并保持水体中的C/N为15~20、水温保持在 20℃以上、全天24h持续强充气,维持溶氧在5mg/L以上;筛滤生物饵料投喂,每天用200目筛网从露天生物饵料池中滤取小球藻和生物饵料,用清水冲洗生物饵料至塑料桶内,再用60目筛网过滤,即可投喂,每天投喂1次,每10天换掉二级培养池中1/3~1/2的水,并将水加至40~50cm的深度;(3)三级培育三级培育是陆基生态池塘培育,主要用于40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鮈苗种的培育,包括陆基生态池塘水质培育和调控——饵料投喂——池塘造流增氧;在长鳍吻鮈苗种尾30日龄时,开始进行陆基生态池塘水质培育和调控,控制陆基生态池塘水体透明度在30~40cm,NH3‑N≤0.1mg/L,NO2‑N≤0.05mg/L,具体方法为:向陆基生态池塘中加水至50~60cm,使用水泵从生物饵料池中抽1~2m3经发酵后的鸡粪水至体积为2.5m3的塑料白桶中,然后用150~200目的筛网过滤后,将过滤后的鸡粪水加至陆基生态池塘中;每15~20天,使用上述方法,泼洒过滤后的鸡粪水100~200L,以保证微藻生长的所需有机质的量;每隔一天按照2~5g/m3的用量向陆基生态池塘水体中补充添加经红糖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降低池中氨氮浓度;饵料投喂,对于40日龄以上的长鳍吻鮈苗种来说,枝角类和桡足类已不适口,此培育阶段长鳍吻鮈饵料的投喂方法为:将河蚌肉或螺丝肉用豆浆机打磨成颗粒后,用20~40目筛网过滤,取过滤在滤网上的颗粒,用1%食盐消毒后,投喂于水泥池塘中;一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水泥池塘的造流增氧方法为:采用增氧机进行增氧,每天开机12h;使用潜水泵进行造流,将潜水泵用尼龙绳贴池壁悬吊于离池底10~20cm的位置,开启潜水泵,即可产生流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7382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